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内心安详即大富之业

南怀瑾老师  2017/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内心安详即大富之业

“富”不限于财物的富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是无形、无价的财富。……虽不是有形的富有,其实是真正的富有。因为你拥有崇高的人格修养和自己内心的安详,这正是极富有的大业。

孟子所说的“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的两句话,不但是一个国家的政权如此,即使一个家庭的兴衰,每一个人的成败,也都是如此。尽管是做了庞大的事业,拥有千万美金,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没有建立起一个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些有形的财富,只是暂时属于你的,而不是真正为你所有的。当你到了眼睛一闭,两腿一伸的时候,一块钱也不是你的了,这也就是孟子说的“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再说,物质环境好,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快乐?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固然,物质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人的心情与思想。但有高度精神修养的人,同样地能够以自己的心,去转变环境的。如孔子说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自己有自己的天地,并不因为物质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没有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这一些精神的修养,纵然有再多的财富,再好的物质环境,而他的心理上,并不会快乐的。

到什么程度才算有钱?恐怕世界上的人定不出一个标准。有了一千万,心想再多五百万多好,这就是不知足。我经常发现,也许是穷人的发现,任何人所住的房子,永远少了一间,穿衣服永远觉得少一件,虽然衣橱里有很多高贵的衣服,要穿的时候,总觉少一套非常满意的;严格地说起来,真正的财富,是“知足者富”。如果一个人三天没有饭吃,捡到一个馒头,一半来发了霉,啃一口没有发霉的一边,喝一口水咽下去,那个比什么财富都好。人到了那个时候,才懂得人生,才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财富。不知足就是永远跟着欲望跑,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我们文化的鼎盛,是三代以下到周朝完成的,孔孟思想就是继承周公的思想。周朝有一著名文献为《大赉》,就是周朝开始立国时候的重要思想(主义),他这个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富”。什么是真正的富强,包括家庭的富强,个人的富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各个是好人,没有坏人,这好人不是老实的老好人,是思想纯正,行为端正,一切都好的好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这就是大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做生意的发心很重要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生意不好,供护法有用吗

问: 生意不好,供护法能管用吗? 达真堪布答: 想要...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真有钱了,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谁都愿意赚钱,但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报的。世间的财富也...

非份之财不能要

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

弘一大师《经典法语集》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从竹子身上学到的精神

我也曾经跟学生说:这个竹子有什么德行,你可以向它学...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

猕猴喻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

父母晚年念佛,是全家的福报

父母晚年念佛,是全家人的福报。老年人不念佛,真的很...

星云大师《珍惜因缘》

世间上,希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

黄豆的十种保健功效

黄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

为什么要布施

佛陀说过,任何一个人若乐意施舍钱财,那他在需要财物...

勿以财货杀子孙

我们讲到人要有前后眼,这是有智慧。什么是前?我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