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释尊三事笑缘

2011/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会这样操劳、辛苦啊!’佛陀慈悲的看着老人,而后轻轻一笑。瞬时,佛陀的齿畔产生五色金光,照亮了老人和整个市集。一会儿,一头满身臭秽的大猪,身体滴着屎尿,摇摇摆摆的晃过市集,众人此时皆掩住鼻口。佛陀看见此景,似有所感的再度露出怜悯地微笑。

阿难在一旁看到佛陀的行止,感觉不同以往,即恭敬地向佛请示:‘慈悲的世尊!刚刚您看到老人哀叹而怜悯一笑,现在看到摇摆行走的大猪,也露出相同的微笑,难道其中有何特别的原因吗?请世尊慈悲开示,以解答大众共同的疑惑。’佛陀于是告诉大众,之所以会笑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无奈于这位老人的愚痴。想想他在溪边捕鱼时,让无可计数的生命,在他的渔网下惨遭杀害,也让这些鱼虾,家庭破碎、骨肉相离。但是,他不曾因为鱼虾的苦,而生起丝毫的恻隐之心。如今自己的儿子因祸而死,却怨天咒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因为这样的因缘而笑!

第二,过去曾经风光不可一世,能呼风唤雨,来去自如,志得意满的飞行皇帝,今日却只能在鱼贩的斗中无助地苟延残喘,连性命都自顾不暇。这个前世的天人,因为专修空想观,修成了空定,却执着这个想出来的空,无法归于本心。虽然得寿八十亿四千万劫之久,然而,却不能让自己的罪业消弭,在福寿用尽时,定力也跟着消失,仍要受轮回果报之苦!

阿难不解的问道:‘像帝释天一样尊贵的飞行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一旁的鱼此时张着空洞的双眼,似有所感。佛陀答道:‘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如果因为今生的富贵而志得意满,不知继续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很快地,福报享尽,就会为自己招来无数的灾难和罪报。这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不会因贵贱而有所区别!’

第三个原因,是忆起过去在行菩萨道时,曾有一世生为一位三宝弟子。每逢六斋日,便会到佛寺听经闻法,精进行道从来不敢懈怠。因为崇信三宝,平日奉行佛法,行善不倦,又坚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而感得在佛世出生,蒙佛说法而出家修行,从此生生世世奉持不懈,因此德行、福慧日渐增广,而成就无上的佛果,为世所尊。

那时,隔壁的邻人,从不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因此不学无术,四处为恶。还供奉鬼神,施放蛊魅来残害他人。平日一有空闲,就是吃喝嫖赌、饮酒作乐。

自此之后的轮回中,我所生之处,都是清净的处所,能够听闻佛法而精进修行,圆满佛果。而过去的这位邻人,则因为留恋女色,荒淫无度,又不知孝顺父母,因此直至今生依旧在三恶道中轮回,未能出离,而堕为这只粪秽的大猪!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六——佛以三事笑经》

省思

愚痴的人,犹如典故中的卖鱼老人,昧于因果而又自叹于命运多舛;无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则如长寿天人,走错路头,福报享尽仍要堕畜生道受苦;世上刚愎自用,生活靡烂,贪好酒色而不知节制的人,终招粪秽猪身!此三者,都将生生世世轮回三恶道中,没于生死苦海而不得出离!

佛法难闻今已闻!佛陀是无上大医王,开示八万四千医治众生病的法门,若能依佛的教导精进行持,定能了脱生死,不再受轮回之苦,终究必能成就无上的菩提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

放生的动物去杀生怎么办

问: 放生的牛羊等动物,他们吃草时也吃了大量草里的...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17个启迪人生的小故事

1.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人生修养的十个字

和 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 遇事做到和谐恰到好处,切...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星云大师《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