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2012/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入龙宫而悟道,故以‘龙树’为名。龙树菩萨年少聪慧,于襁褓时即听闻梵志们诵持《四韦陀》;该典籍广博,共有四万偈,每偈三十二字,龙树菩萨皆能了解其中涵义,其才学远近驰名。二十岁时,对于天文、地理、星象、图谶及各种道术,无不通达熟练。他的三位好友都是天资聪颖者,在一次谈话中讨论到:‘对于天地间种种义理,我们皆已知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娱乐?’又说:‘世间以追求美色、纵情欲乐,为一生最极快乐之事。’其中一人言:‘若不用妙策,此乐无法达成。我们应求隐身之药,此愿方可达成。’其余三人皆表赞同,于是前往一术师家求隐身之法。

术师心想:‘这四位梵志都是聪明有才能者,骄纵高傲,看不起他人,今日只是为学习隐身之术,才屈身求教于我。若倾囊相授,待其学会后,我将不再被他们看重。姑且先给其他药,等到药用完后,他们必然会再向我求教,这样就可延长教导的时间。’因此,术师交给他们每人一颗青药丸,并且告诉他们要将药丸和水磨细,涂在眼睑的地方,即可隐身。这四人即遵照术师所教导的方法去做。

四人当中,龙树菩萨闻其药味即能辨识当中的各类药草,他不仅知道药丸内含有七十种药,连药名及所占的铢两都分毫不差。术师听了非常惊讶,问他如何得知?龙树菩萨回答:‘每一种药都有其特殊的气味,因此知道这件事有何奇怪?’术师闻言,深为赞叹,心想:‘要听闻有此种人尚且不易,何况我今日亲自见到,怎可吝啬而不教他隐身之术?’便将法术传授予四人。

四人依术师所教导的方法隐身,并且自在游走于后宫,侵犯宫女。百日之后,不少宫女因而怀孕,于是向国王禀告此事,请求恕罪。国王听了甚为不悦,不知为何有此不祥之事,便召集群臣商议。有一大臣告诉国王:‘发生这样的事,有二种可能:不是鬼魅所作,就是采用道术,国王可命人在各出入口铺上细沙,并派人守卫,不让人随意出入。如果是道术,必然会显露踪迹;如果是鬼魅所为,则不会留下痕迹。如果是人为因素,可以用兵刃除之;如果是鬼魅,可以用咒术除之。’国王听信臣子的建议,果然发现有人从门而入,即命数百位士兵向空中挥刀,结果斩落了其中三人的人头。龙树菩萨因知刀兵不得靠近国王周围七尺,所以紧临王身站立,才躲过此祸;也因此了悟色欲为诸苦之本,败坏德行,危害自身,且污梵行,于是立誓:‘若能脱离此难,即前往沙门处求出家。’后来龙树菩萨真的免除此难,于是舍离欲爱,出家修行。

典故摘自《付法藏因缘传·卷五》

省思:

《四十二章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财、色、名、食、睡五欲境界的快乐,看似真实,却不能恒久。然,人们往往因为一时的迷惑而无法自拔,陷入困境,甚至危及宝贵的生命,后悔莫及。是故,诸佛菩萨示诸世人安身立命之方,唯有少欲;避世险道,只此佛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为什么处处都有人损害你的利益

自主指自己已主宰了自己的身心。自己主宰了自己的身心...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

富在知足 什么是富?很多人都会认为有钱就是富。这个答...

守戒的僧人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优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将要入涅槃时,化导并降伏了阿波罗啰龙王...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愿禅师辞世前,门下问:和尚去世之后将往何处?...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

济群法师:积极与消极

1、积极与消极的表现 积极与消极是我们应对某件事的态...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打坐只观息,不念佛不持咒可以吗

问: 我打坐,观察身体内自然气息的运转,但是我不持佛...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

三宝的分类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

大悲咒与小悲咒

师正在诵读一本书的时候,走进一个孩子。 师父,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