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2020/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会被加上“克夫”的名头。当下社会,在民间习俗中,依然有父母在子女谈及婚嫁时会请人测算八字,要是两人八字不合或八字相冲,便认为两人婚后会相克,便不会同意这桩婚事。已婚的也常有人认为自己婚姻不好是夫妻相克的缘故,就到寺院请求佛菩萨,希望化解婚姻的困扰。

然而,佛教并没有“夫妻相克”之说。佛教讲的是善缘恶缘、因缘果报。无论人们认为的“克夫”、“克妻”、“旺夫”、“旺妻”或者“夫妻相克、相旺”,种种结果都是宿世的因缘。报恩的善缘之家人人和睦、互帮互爱;讨债的恶缘难免家庭矛盾重重、互相伤害,这些都是个人过去业力的作用。可以说,夫妻是缘,无缘不聚。

佛门中有这么两则故事:

难为夫妻

有一对夫妻,二人都恭敬、信仰三宝。由于妻子修行佛法,善行所感,死后就生到忉利天作天女了。天女就思惟:“世间人谁能够作为我之后的丈夫?”

于是用天眼观察,看到前世的丈夫已经出家,年纪也大了,天天在寺院里扫塔。天女就对丈夫说:“你好好修行就能生到天上,我们还能够再作夫妻。”

她的丈夫于是倍加精进地修行。某日天女又来说:“你修的福报已经超过我了,我没有资格再作你的妻子了。”

丈夫听了,更加努力修行,最后成了罗汉。

出自《法苑珠林》

同为夫妻

有一长者,建造佛塔和寺庙。后来长者生病,去世后生到了三十三天。他用天眼来看自己以前修的佛塔和寺庙,现在由谁照顾。便看到妻子日夜忆念丈夫,愁忧苦恼,继续修缮佛塔和寺庙,如同她丈夫在世那样。

于是丈夫来到妻子身边,对她说:“你要想成为我的妻子,只要殷勤供养佛和比丘僧,死了以后,转生到我的天宫,还可以以你为妻。”

这个妇人听从了丈夫的话,就时常供养佛和僧人,做各种功德,发愿能够生到天上,往生后,就生到了丈夫的天宫。

夫妇相伴,一起来到佛的身边,佛为他们说法,他们证到了须陀洹的果位。

比丘们十分惊讶,不知是何原因,就问佛他俩是因为什么业缘能够生到天上。佛告诉大家说,他们前生在人中的时候,共同修建佛塔寺庙,供养佛和僧众,因为这个功德,今生能够生到天上。

出自《杂宝藏经》

两个故事都劝告世人,能够做夫妻的,都是双方福德、业力相当的。就像我们常说的“门当户对”,如果两人的福业悬殊很大,便很难相配结合。若是在宿世中的善缘结得不够深不够广,那么能够有缘成为夫妻的自然也就少之又少。因此,佛教里常说要广结善缘,福报够了,善缘自然来。

“福业相当,方为夫妻”,今生的夫妻相处融洽,两人结合后日子越过越好,这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所谓的“相互旺”。其实,这是两人在宿世中共同种下了善业,今生因缘成熟,两人要共享善业带来的福报。而所谓“相克”的,那些天天争吵,日子过得越来越差的,实际上是两人在宿世中共同种下了恶因,今生相互讨债或者共担恶果罢了。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世能够成为夫妻,定是有甚深的缘。无论是哪种因缘,夫妻间都应该以善相待:善缘令它增长,恶缘令它消除。只有通过修行,改变自己的业力,积累福报,你才能遇到和自己有共同善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

用佛法来补福报

我从小就是没有福报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过。 由于...

圣严法师:如何种植福田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却对佛陀说:「...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

家庭顺利吉祥之因

人们都渴望过着美好的生活,家庭中事事都如意,事事都...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

人生的七味心药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信愿法师《生死之解脱》

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

达照法师:最近诵经为何妄念一直生起

问: 尊敬的达照法师 自文殊院禅修营一别也将近四月了...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问: 有个居士以前很精进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岁...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