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2011/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位列王侯”是相对的富贵,“身心自在清净”是绝对的富贵。第一种是有所得的乐,第二种是无所求的乐。第一种是混杂和短暂的乐,第二种是纯粹和恒久的乐。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将人和人之间的富贵差别,互相比较,就会产生烦恼。因为一有相比的心理,就造成了竞争和我执,成为一种傲慢或自卑。平民和帝王相比,富贵相去甚远;帝王和天人相比,却又感到自卑和渺小。所以佛经上说。“天人指甲的价值胜过人间阎浮提地。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

所以贪求富贵,不如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我们谈论富贵。主要阐明富贵的根本原因和助缘,教人们多种富贵的正因,而不要一味贪求富贵的果报和享受。

其实,只要能知足,就可以得快乐;至于所享用财物的多寡、精细,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希望所有的众生,都不要因为享用较差的财物而生烦恼心,同时也企盼所有的众生,不要因为财物享用不自在,而影响到高尚的心灵,或者因为缺乏物质而不能安心修行道业;也不要因为贫穷,而妨害了心智的锻炼和阻碍救助众生的悲愿。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不过是导致富贵一种助缘罢了。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天不管你怎么努力赚钱,也是赚不到钱或无法积聚钱财的。我亲眼见过许多做生意很卖力的商人,甚至还节俭到舍不得住在旅馆而睡在自己的轿车里;也有做生意勤奋到数天才洗一次澡。可是最后还是负债累累,贫无立足之地,处处向人租借房子。这不是时也、运也,命也;而是因为前世没有布施,没有种财富的正因。所以今生虽然拼命工作,到头来还是穷困度日。有人不懂因果道理,他们会感叹地说:“大富由天,小富由俭。”

也许有人认为赚不到钱是找错了职业,运气不佳、人缘不好,方法不对等等因素造成的。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只是致富的助缘,而非真正的原因,布施才是将来致富的根本原因。

尊贵的原因是礼拜十方一切圣贤,以谦卑心恭敬一切众生,和安忍顺逆的境界,而不是耍手段,送红包,或拼命地往上爬。人缘好和工作卖力,可能会受人提拔。但只是尊贵的助缘或征兆,而不是根本原因。因为世界上仍有许多人一出生就富贵享用不完。例如:石油大王的儿子一出生就有无数的财富;在古代的王朝,太子一出生,地位就极为尊贵。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富贵,这应该怎么解释呢?这不是他们前世带的福报,是什么?

业力和福报

《杂宝藏经》中记载:

波斯匿王有一个公主,名叫善光。因为她长得不但端正,而且聪明伶俐。所以皇宫里每一个人都非常敬爱她。

有一天,波斯匿王问公主:“你靠我的力量,所以有了美好的享受,博得全宫人们的敬爱?”善光公主回答波斯匿王说:“这是我自己的业力,而不是因为父王您的力量。”


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善光公主都同样这么回答。波斯匿王很生气,于是就把善光公主下嫁一个穷人,并告诉她说:“你现在可以试试自己的业力了!”

善光公主嫁给那个穷人以后,并不灰心。有一天,她问丈夫说:“你的父母呢?”她丈夫回答说:“我的父亲曾是卫舍城中最有钱和最有名望的人,在他死后,家运就没落。”善光公主就和丈夫来到他爸爸从前住过的旧宅院。没想到在地下挖掘到大批宝藏。从此以后,变成了大富之家。一个月以后,庄严的宫殿楼阁都盖好了,并且雇用了很多奴婢。

波斯匿王听到这件消息,感到很惊讶,他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过去迦叶佛时,有一位妇女想用美味的食物来供养迦叶佛,她的丈夫加以阻止。那位妇女说:“我已经发愿了请你不要使我退心。”丈夫看到妻子意志这么坚定,只好勉强答应了。那位妇女因此能顺利地供养迦叶佛。那时候的夫妇就是现在善光公主这一对夫妻。善光公主的丈夫因过去曾阻挠妻子的善念,所以许多世常受贫困之苦,然而,因为他后来还是答应妻子布施供养圣者,所以今世才会因妻子而获得富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德行才是地基、才是根本

我们在企业界也看到,在大陆中小型企业的寿命是多久?...

幸福人生需要三件大事积累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有多少财富、感情、名利和福寿,都...

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

能够偷走的虚名并不可贵

物质世界存在而不实在,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

每个的灵性苏醒,都需要时间

以前我父亲不信佛,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记得第...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发起往生的愿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问: 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

真修与假修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南怀瑾的「子午觉」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

福报是从众生身上得来的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