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慧律法师  2010/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挫折;重复的忧郁感;重复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

不过,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落人重复的痛苦烦恼,重复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怕失败,只怕没有耐心,想放弃。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儒家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学佛也是如此,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无量劫的痛苦、挫折,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后才开悟,见性成佛。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大撤大悟,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心境,但至少要不断地进步。大家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过来说,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能永远的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的进步,倘若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伤害众生,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静安祥。这就像封别人起瞋恨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

所以,永远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因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乐,全在一念之间。其实,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过着痛苦烦恼的生活。只要慢慢地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面对生活中的创伤、挫折无需挣扎,该来的,终究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当下,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

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问: 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坚强

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快乐。一个人的降生意味着痛苦的开...

《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学佛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慧律法师:勿在道场说是说非

说是说非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对...

【推荐】不了解生命,我们就得不到生命

有许多人问:慧律法师师你有什么神通吗? 我说:没有,...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选摘

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青少年堕落犯罪的原因

我盼挽回青少年问题,著作《青少年的觉醒》这本书:主...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

飞来佛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

问: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济群法师答:...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八种错误的心障

这类的情况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与生俱有...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天竺高僧天亲菩萨

佛陀灭度九百年以后,在西元五世纪的时候,北印度有一...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