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2016/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这孩子诞生时,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如此殊胜的瑞相,长者夫妇非常欢喜,连忙请来占相师为孩子看相。占相师告诉长者夫妇:“这孩子是很有福德的人,这场大雨正是因为他的出生,天降甘露啊!”因为孩子的福德带来雨水,解决干旱,因此占相师为孩子取名叫“耶奢蜜多”。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耶奢蜜多一出生即不需他人哺乳,因为他的口中会自然生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八种殊胜: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称为“八功德水”。耶奢蜜多就在八功德水的滋养及长者夫妇的爱护下一天天长大,成为人见人爱的青年。

一天,耶奢蜜多与亲朋好友一起到城中游玩观赏,走着走着,来到佛陀所在的祇树给孤独园。耶奢蜜多见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上绽放慈光,感到无比地欢喜。于是他以至诚恭敬之心顶礼佛陀,恳求出家。佛陀慈悲地对他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耶奢蜜多马上示现比丘相。出家后的耶奢比丘,精进不懈,对于佛陀的教诲,信受奉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不仅具足三明六通,亦得八种解脱,诸天天人及世人无不对其敬仰赞叹。

大众比丘看到耶奢比丘如此殊胜的福报,都升起欢喜赞叹之心,于是请示佛陀:“世尊,耶奢比丘过去生究竟修了什么样的福报?今生一出世便天降甘霖,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不需他人哺乳,又能得遇世尊,随佛出家,证得道果?”于是,佛陀为大众比丘慈悲开示其中的因缘。

过去贤劫中,迦叶佛住世,于波罗奈国度脱无量众生。当时,有一位发苍齿摇的长者,听闻佛法,欢喜无比,于是发心出家修行。但是出家后的老比丘,却不用心思惟世间无常之理,反而懒散懈怠。不久,重病缠身,医生告知须以酥酪为药,病方可好转。老比丘听了医生的话后,马上就吃了酥酪。

到了半夜,老比丘药性发作,身体发热、口渴难耐,于是起身找水,没想到屋子里的水瓶都是空的,只好往屋外的池塘走去。到了池塘边,老比丘发现池塘的水也已干涸,于是又再往更远处的河流走去。当他来到河边,没想到河水竟然也已枯竭。就这样,老比丘带着疲惫不堪又为病所苦的身体,前往其他地方找水,结果所到之处都是相同的情形。望着眼前干涸的河床,老比丘深感懊悔,忏悔自己的懈怠,及至天明,他回到僧团,将所遭遇的情形,告知他的师父。

他的师父一听老比丘的描述,马上告诉他:“你的情况,就像是饿鬼道的众生所受的苦,非仰仗大功德力无法解脱。你现在快取我瓶中的水,供养清净僧众。”老比丘一听师父的开示,马上拿起师父的净瓶,准备供僧。没想到,当老比丘的手一碰到净瓶,净瓶中的水立刻蒸发得一滴也不剩。此时,老比丘惊恐万分,深怕自己一旦往生,会立刻堕到饿鬼道中。这时他想起唯有仰仗大慈悲、大智慧的佛陀才能得到救拔,于是立刻前往迦叶佛的住所,顶礼佛陀,将所遭遇的情况告诉佛陀。

老比丘说: “世尊,我现在碰到这样的灾厄,死后恐怕会堕入饿鬼道中,唯愿世尊慈悲哀悯,为我开示,消此灾难。”佛陀告诉老比丘:“现在的你唯有以清净水供养众僧,仰仗清净供养功德力,才能脱离堕落饿鬼道的果报。”老比丘听完佛陀的开示,心开意解,信受奉行,从此以后,不再偷懒,每天以清净水供养大众僧,即至命终,从未懈怠。

佛陀告诉大众:“因为这样的清净供养功德,生生世世口中常有清净八功德水,满足所需。直到今生有因缘随我出家修行,证得道果。当时的老比丘,就是现在的耶奢蜜多。”诸比丘闻佛所说,皆信受教诲,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九》

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难免犯错,重点在于能否面对过错,从中学习;若是错了不知悔改,罪业累深,便会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因此,知过能改,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承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海涛法师《解脱正因》

各位来参加八关斋戒,乃至拜《梁皇》,要正确依止三种...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 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曩(nan)谟(mo)啰(la)怛(da)曩(nang) 啰(la)湿(shi)弥...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

悔悟的世亲菩萨

无著菩萨通过精进修行和发菩提心,亲见弥勒并向弥勒求...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

付出,不是发给东西就好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济志工都曾遭遇抢劫。有一次,一...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广钦老和尚指导如何内心用功磨好剃头刀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茶杯与茶壶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寺院对住持和尚说:...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宣化上人:他非即是我非

无论哪一位,来到万佛圣城,一定要谨言慎行,把好名好...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

般泥洹后灌腊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摩诃比丘僧...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