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2017/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可是他们聪明利根,想必很快能领悟佛法的真谛。现在是度化他们的时候了。”于是,世尊从波罗奈国出发,一路走向摩竭提国,终于来到优楼频螺迦叶住处。

迦叶见到如来相好庄严,欢喜地问:“年少的沙门,你从哪儿来呢?”佛陀表示:“我从波罗奈国走来,天色已晚,想要在这儿借宿。”迦叶说:“欢迎你来,但是所有房舍都住满了,只有一间洁净的石室,是我放置修事火法器的地方,虽然非常寂静,但是有一只恶龙住在里面。”佛回答:“没关系,请您将石室借我住吧!”迦叶强调:“毒龙性情凶暴会伤害你呀!”但佛陀只是平静地说:“绝对不会有事的!”迦叶也只好随顺其意。

佛陀道谢之后,在暮色中独自入室,结跏趺坐,入三昧定境。这时藏在暗处的恶龙,发现有陌生人入侵,马上瞋心大发,全身冒出毒烟,杀气腾腾地逼近。佛陀因为入火光三昧,全身在一片炽然光明之中。恶龙见了,心中无明火高三丈,转眼间,石室由里到外火焰冲天。

迦叶的弟子们远远见到石室冒出火光,赶紧禀告迦叶:“石室起火了,那位年轻沙门会被恶龙烧死的!”迦叶从座惊起,看到石室一片熊熊烈火,也十分忧心,马上命弟子们挑水前去灭火。然而,火焰不但无法浇熄,反而愈发炽盛,不久便将整个石室吞噬销融了。迦叶师徒束手无策,只好各自离去。

渐渐地,当火光沉寂,灰烬狼籍中出现了世尊端坐不动、容貌怡然的身影,佛陀的慈悲力,降伏了恶龙的瞋心毒火,为它三皈依后,将其收入钵中。

翌日天刚破晓,迦叶师徒重回石室,发现佛陀端坐其中,好不惊讶:“在那么猛烈的毒火下,你竟然全身安然无恙?”佛陀回答:“只要内心清净,终不会被外面的灾难所伤害,那毒龙现正安住在我的钵中呢!”佛将钵举起让众人观看。迦叶师徒眼见这位沙门能够不为烈火所烧,还能降伏恶龙,不禁欣叹前所未见、前所未闻!佛以慈心、定力度化了毒龙。并且在之后种种因缘中,示现教化迦叶师徒,最终度化了三迦叶及其门人。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

省思:

恶龙执守石室,犹如众生构筑的“我执”,顽强坚固、不容侵犯,一旦违心所愿,便瞋心大作,玉石俱焚,伤人损己。因而佛陀告诫弟子:“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慈悲是化除瞋心的良药,行者当克己慈忍,不因逆境而起瞋造业,亦善护念他人,以慈悲心利乐一切有情,便能时时拥有平和安详、清净光明的心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济群法师:遭受欠钱不还、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计较

问: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大悲心是最好的「驱鼠药」

不要伤害任何众生,应该对他们恭敬供养,因为他们本性...

拯救动物,救赎人类

月前,乡友微恙,前往探望。路经乡野,偶过屠门。有乡...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

印光大师的受戒师父印海律师

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月,陕西兴安府(今安康市)双...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如何保持当初学佛的热情

问: 学佛一段时间了,好像并没有什么感应,信心也没...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

达照法师:最近诵经为何妄念一直生起

问: 尊敬的达照法师 自文殊院禅修营一别也将近四月了...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