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  2017/1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为艰,知道,但是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

他一念一念,还不是至诚心,还不是恳切心,还是带着很多世间的名利心,或者虚假的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以这样的心去念,就不能跟佛感通。

注意至诚恳切,就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二六时中,你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哪怕暂时的忘记都不要。要忆佛念佛,从早到晚在佛前礼拜持诵。

一般都应该有一个佛台,供养阿弥陀佛,在那里礼拜,读诵净土经典,要立一个定课。

随自己的具体情况,工作忙碌,功课就简短一点;如果工作闲暇,时间比较多,功课时间就立得长一点,这就叫定课。立定一个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定课就要专心去念。同时把散念也要抓住,在工作生活当中,行住坐卧,都要去念佛。

其实这个世间最好的职业就是扫扫地,不用脑筋,你扫一下地念一下“阿弥佗佛”,做不用心的事就好念佛。

睡觉的时候,也不要中断这句佛号,你带着这句佛号躺下去,但是这时候这里就不要出声念,就要默念。你躺下去,睡前的念你就念四字,如果能随着呼吸念,那更能摄心。

在家里,衣冠不整齐的时候,或者在洗澡的时候,抽解的时候,或者到那些不洁净处,或者这些垃圾场,或者那些农贸市场,这时候你也不能因为在不洁净处你就不念,你还是要保持念佛的念头,心里默念,这时候默念的功德和你出声念的功德一样。

为什么?你这时候在不洁净处去出声念,就不太尊重。于当时的情况,从仪礼方面都不是太合适,这些都要善巧的处理。

最后提出念佛的一个原则,不管是大声念,还是小声念,还是金刚念(金刚念就是属于嘴唇微动,舌根弹着牙龈,音声在嘴唇间,自己能听得到,别人听不到,这就是金刚念),还是心里默念,但一定要心里念得清清楚楚,这句佛号是从心里念出来的。

我们的发音器官是一个硬件,他的软件是我们的神识--心。心是发音的基,推动它,所以心里要念得清清楚楚。然后口里面咽喉要把它念出声音,这个声音也是清清楚楚。然后耳根把这个佛号听得清清楚楚。这样就是用音声来摄心,心就不会往外跑,这叫自念自听。

自己听自己念佛的音声,心就不往外跑,心不往外跑呢,就向内旋转,向内旋转就是反念念自性,如果心往外跑的话,很多妄想就来了,心里妄想就不断,那是不行的,要把它摄住,心不往外跑,这样念佛的念头就渐渐地纯熟、纯一,这样念佛的功德最大。

这些都是很平白的字眼,却是印祖一生的经验之谈。自念自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能够使我们的耳根最大限度地把自性的圆通常显发出来。这些似乎很简单的方法,但你真正做到了,你就很了不起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

本焕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缘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

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问: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 佛经讲地狱,...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夫人学道莫贪求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

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星云大师《真正富有的人》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富有的人,但是富有并不一定是很有...

明证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各位观众:阿弥陀佛! 感谢海涛法师和生命电视台,使...

益西彭措堪布: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

前言 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对于修持净土法门非常重要。...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不懂取舍因果,信佛又能怎样

人们从生下来,除非有佛教信仰,很少有人会告诉你,杀...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