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2018/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三)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四)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无相颂》

(五)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七)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八)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九)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十)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十一)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十二)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十三)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十四)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十五)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十六)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十七)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十八)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十九)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

禅定的五种障碍和对治方法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让「玻璃心」成为「金刚心」

对治抑郁症,需要无我的智慧。 有了这样的智慧,就有了...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预防5大衰老表现

女人都怕老,但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过程,那么该如何判...

一元门票的灵岩道场

一元门票灵岩道场 江苏苏州的木渎古镇,乃清乾隆六下江...

【推荐】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

海涛法师《持戒的典范》

我们曾经在法会中讲过《佛说斋戒经》。这是佛为了韦耶...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传喜法师《放生功德殊胜行》

《大智度论》里有,说我们罪业当中,杀业是最严重的,...

女性脸上的斑点可能与疾病有关

女性脸上有一些色素斑点的话,先别忙着买化妆品试图遮...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