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界诠法师  2018/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

能断贪爱的,才是真的学菩提道,是佛弟子。

经文:“财色二事相欲似轻,感罪尤重,河沙诳惑由财色起,此之二过能坏君臣师徒夫妇等,亦坏内外亲族朋友知识”

财色之过看上去好像是小错。,但是它所感的罪业特别地重,“河沙诳惑”像恒河沙那样多的烦恼都因为财色而起,这两种过患,严重点的能破坏君臣、师徒和夫妻之间的关系。有的师徒本来感情很好,因为财色的缘故,可能会断除师徒关系,甚至有的夫妇、亲朋好友、乃至善知识也不能免除,都会因为钱财翻脸。

经文:“若离财色更无世间,人天脱苦圣凡同赞,诸漏灭尽进至佛果,为此先诫财色二种。”

如果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和人天的种种苦果。前面说贪爱财色的过患,接下来告诉我们背离财色的好处:一切有漏的烦恼都断尽,最终能够进入佛果。所以先要断这两种贪爱。

经文:“因色生憍,因财生吝,憍而且吝,虽有余德亦不足观”。

“因色生憍”,自恃长得庄严生起骄慢,“因财生吝”财多了反而生起悭吝,舍不得。“憍而且吝”,这种又骄慢又吝惜的人,即使有其他的道德也不值得一看,就是“不足观”。

经文:“先断财色,使功行成立,后听经论,即是入道次第也。言逆行疾,故名净心”

先断财色,使持戒的基础牢固,再去听经闻法,这才是入道修行的次第。以上言说可能逆耳,但利于修行人快速入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可怕的黄金

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出来,刚好碰到一对在林...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

宣化上人:节食、寡欲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很自然的一种道理...

人生的幸福,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

我们常常将幸福建立在一个未知数上,建立在我们不曾实...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修行应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楞严法语

◎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

对仇人没必要产生仇恨

一旦我们在外境上与仇人遭遇,内心的烦恼就会瞬间爆发...

忏云法师《四念处的观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

大安法师:什么叫发邪心

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生活不会遗弃某个人

垂头丧气的阿齐姆,走进心理医师的诊疗室,向心理医师...

遇见假和尚要怎么做

受三皈五戒了,以后最主要的一个是要护持三宝。三宝里...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不可以用丝织的棉被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

不要去找善知识的毛病

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