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2018/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万事只求半称心,意味着常常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林语堂先生说,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称心”并非消极无奈,而是一种人到中年后的豁达与智慧。“半”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哲学。

假如事事尽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辉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故称“百味人生。”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就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只有平心静气胸无太多的杂念,才能及时把握机遇、化险为夷。

万事只求“半称心”,是胸襟宽广,是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万事只求“半称心”,是不设置太玄的目标,不盲目的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贪非分之财。可能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但也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可能我们达不到某项目标,但也不要一味得垂头丧气。

杨绛出生在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她的家境殷实,生活养尊处优,从小到大都是有名的才女。可是嫁给钱钟书后,便跟着丈夫漂流海外求学, 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让我们珍惜拥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以求通达明智、沉浮自如。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玩世,这是求是。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人生要看淡的九个方面

人的一生需要看重的事物有很多,这里仅讲讲要看淡的有...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人生的二和三

人生的二 人生要结交两种人 :一、良师,二、益友。...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极」之后平衡人生的方法

极是极端、极点,人尤其常常陷在极端的情绪里,好比愤...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

对义工的六点建议

现在真是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上有许多可敬的义工,遍...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宝忏》的缘起,这个忏本是南朝...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吗

有一次,我有个二十二岁的女弟子失恋了,她很伤心地来...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