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极」之后平衡人生的方法

2011/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极”是极端、极点,人尤其常常陷在极端的情绪里,好比愤怒至极、烦恼至极、悲伤至极…等等。《易经》里说:“剥极必复”,意指恶劣的情况到达极点后,必定转好;而所谓“物极必反”,极盛之后,也会是衰的开始。因此,无论苦乐盛衰,极之后是什么呢?我们对于“极”应该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以下四点:

第一、苦极必须忍耐:人世间,我们会遇到物质上的不足,事业、学业上的辛劳,人事上的协调,金钱上的短绌,爱情上的辛酸,甚至生活上遭遇的各种境界,都令人感到好苦。苦到极点怎么办?有的人苦到想不通,选择逃课、逃跑、逃亡、甚至自杀了断。苦到极点时,逃避是都没有用的,这时候必须要忍耐。忍是力量,忍是知苦,忍能处理,忍能化解,苦极之后,你能安忍,就会有另外的转机。

第二、忧极必须释怀:有时候,我们会忧伤到极点,会挂念到极点,因为太过忧伤,一直惦记在心中,无法放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不仅于事无补,也是很划不来的。你忧伤,有用吗?你忧伤,就能解决吗?倘若忧伤能解决问题,倒也还好,若不能解决,就必须释怀,另外用智慧、用方法来面对,找出解决之道。

第三、喜极不可失态:遇到喜事,好比“股票涨价了”、“中奖了”、“得第一名了”,甚至运动场上,获金、获银,这固然是很令人欢喜,但是不能太过狂欢。有人过于兴奋、情绪无力负荷而晕倒,也有人喜极而言行失控。所谓:“德不足,力有馀,过盛必衰。”太喜而沉不住气,让人觉得轻浮,太喜而言行失态,也会给人看不起。因此,喜极不可失态。

第四、乐极不可生悲:人生祸福无常,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以免欢乐过度,招致悲惨的后果。有人主张人生要“纵欲”,这种快乐是不实在的,纵欲的结果,跟随而来的就是身心交瘁、人格堕落,所以说“乐极”必“生悲”,这是不究竟的。

人生有苦有乐,太苦了,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要明白苦的真相。过于热烘烘的快乐,乐极生悲;太过冷冰冰的痛苦,苦得无味,最好是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这四点“极之后”,是平衡人生的四个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

成败自清醒,是非一笑过

人生犹如一首歌,音调高低起伏,旋律抑扬顿挫;人生仿...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

给每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朋友是个勤...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念佛,要念念都是佛

念佛,说起来简单,但要把一句佛号念好,那就不容易了...

改变现实人生的三步骤

生命很宝贵,在宝贵的生命里却有很多痛苦,而这些痛苦...

有些人对神通很感兴趣,这样有何不妥

问: 有些人对神通很感兴趣,甚至皈依佛门也是为获得...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救人就是救己

一天深夜,我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

平凡工作都在为你积蓄能量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

华严经的十种佛

《华严经》都讲十,以十种佛来摄持。什么叫十种佛?我...

静波法师: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

站在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与大家一同畅谈佛教在二十一...

真假出家人

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