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华严的大悲心

梦参老和尚  2018/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华严的大悲心

我们这个发心的,学华严的每一位道友,如果没有利益众生的大悲心,在华严教义讲,你不是佛教徒。凡是佛教徒,佛的弟子,都应该发利益众生的心。在你行的时候,或许你没做,但是都要发利益众生的心。

但是众生包括很多了,不是光只人类了,像蚂蚁啦、飞禽啦、走兽啊,统统包括在内了。不论它的感报的体积的大,或感报体积的小,寿命的长,寿命的短,统统一样的。只要是有情的众生,你都应当以大悲心普度它。体积最小的,寿命最短的,是什么呢?那种极小的小虫,水面上的,叫蜉蝣。蜉蝣是早晨生了,晚上死了,只是一天。也包括这众生在内。

那我们怎么样利益它,怎么样度它呢?例如说吧,你在那水上,或者水池里头,或者外头那个种莲花的盆里头,你看见那个水上那个小虫子,你给它说个三皈,你不要认为它不懂,你见到一切的众生,都给它说个三皈。你走到公园,走到那儿,看见那个公园、动物园里全是众生了,你在那给说三皈,那别人看见你说你,把你当成怪物,你不要出声,你心里默念,加持它,给它说个三皈,度它了,你别认为它听不懂,这叫种善根。

你在一切时,一切处,碰见这种了,你都可以给它们说个三皈,这就无意当中就把它度了,度了时候但是你还不知道。这含义就说是你啊,见了一切众生,没有大悲心,没有智慧没有大悲心,你不会做这个事的。今天你听到了,没听到以前,你见到到那去看到众生,给它说过三皈没有?我想大多数没有说过三皈吧。见着一切众生,随时随地,空中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在有众生处,你要给它说个三皈。这就叫大悲智慧。

你心里想,它不懂,那我们学《华严》的我们懂吗?如果文殊师利、普贤菩萨,或者这些大菩萨,“哎呀,这些众生,他懂什么《华严》哪,算了吧!”那你永远也学不成《华严经》了,含义是一样的,我举这个例子说了。

例如说我们这几个穷和尚、穷比丘、穷比丘尼,我们说利益人,利益人不是一定拿钱来,利益众生不是说非拿钱,给他点东西叫利益,那个利益不到他的,增长他的贪心的还。

我刚才跟大家说的,看见一切众生给他说三皈。能有力量所及,能救度他就救度他;力所不能及,那就给他说三皈吧。这是法供养,供养他,救度他。一天到晚,你遇到什么,一切众生,不论是体积大小,给他说个三皈、回向,这也是费不到你什么东西的,对你毫没损失,对它得的利益啊,种的善根可大了。但是你也得有大悲心,你才能随时做如是供养啊,才能做如是想法啊;如果你没大悲心,做不到的了,你看见都忘了;在你屋子里头,你发心:见着众生给它说三皈,到外头看见众生你忘了。

那我们诸位回想回想,你们是不是见着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个三皈,你们说过几次?你有没有?没有的吗,从今以后你要多做一些个。所以有智慧、有大悲心,不要一天的到晚上光想自己:我怎么修道?我怎么成佛?成了佛还是利益众生。

我们的生存,我们佛弟子生存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己修,也是为了众生。成佛度众生,度得更广一点,智慧更大一点。说你那个悲心哪,跟大悲心哪,智慧心哪,那更增胜多少倍,度起众生才没障碍。而我们现在没做,过去没这样做,没有智慧,没有大悲。那听到这段经文,这段解释,那我们就做做吧,你做做就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先理解华严义,华严义最主要的是 ——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看是利益众生,实际上这启发我们的大悲心、智慧心,就是自己很快成佛。成了佛了度众生,成了佛了,大悲心更大,智慧更大,度众生更广,能够究竟度众生。

那么这个是在回向,十回向。回呢,就是回自向他,包括自己所有的功德,所有的修行,所有的一切一切吧,都给众生,这是下回向;还有上回向呢,回向给诸佛;完了又回向诸佛的功德,像我们礼佛、拜佛、听经闻法这个功德,又回向给众生。光佛的心,回向给众生,那我们现前的心,能把佛的心的意,回向给众生,这就是——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因为一体故。诸佛的心,给一切众生心,跟我现前一念心平等平等的,三心就是一心,这样的观照,就叫圆满了。

同时呢,这叫同体大悲,没有智慧认不得同体大悲,因为我跟众生同一体故。但是我跟众生现在一切的生活,一切的事物,都属于事法界了。但是众生跟我是一体的,这是理法界了。理能成就事,事能显理,理事圆融,这样的大悲就叫智慧大悲,这真正有智慧了。这样讲大悲,是《华严经》讲的,这就是华严的大悲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苏东坡泣泪谏言:我哀篮中蛤

《我哀蓝中蛤》 宋苏东坡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与爱

独在教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腊梅花的幽香飘入鼻中。...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如何得到地藏菩萨梦中加持

学法的时候应当经常地对照,像《地藏经》上说,要我们...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苦跟着就来了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吃素改变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

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企业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

降服邪淫的14个方法

邪淫和淫欲心就是一种欲望,从心相来说,则是因贪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