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2018/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世间食有四食,即:

(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食,即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之饮食,资益诸根。

(2)触食,亦作更乐食、乐食、温食,即精神之主体透过感觉器官,由取外境(客体)时所起主客接触作用的心之作用,依此能长养感觉、意志,或资益肉体,故称为食。

(3)思食,亦作意思食、念食、意食、业食,即意志之作用(思),期求自己所好者存在之状态;以其能延续生存状态,故称为食。

(4)识食,指精神之主体。依前三食之势力能造作未来果报之主体,以其为保持身命之主体,故称为食。

一切有漏法具有将存在者继续生存于世间之作用,其中特以此四食具此作用最为显者,故称为食。触、思、识等三食通于三界,然段食仅限于欲界。复次,依五趣、四生等有情之存在状态不同,其主食有异,又依四食生存者有凡圣之区别,分为:不净依止住食(欲界凡夫之四食)、净不净依止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之三食)、清净依止住食(声闻、缘觉之四食,但有学为净不净依止住食)与能显依止住食。能显依止住食又称示现(依止)住食,即诸佛菩萨之四食。

出世间食分为:

(1)禅悦食,即行者以禅法资益心神,得禅定乐。

(2)法喜食,即行者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

(3)愿食,即行者发弘誓愿,欲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以愿持身,常修万行。

(4)念食,即行者常忆持所得出世之善法,心存定意,护念不忘。

(5)解脱食,即行者修出世圣道,断烦恼业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

此出世间五食之名,出自《华严经疏》卷二十八;然于《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所说之名称则略异。禅悦等五食即依禅定之力、正愿、正思、离烦恼之自由、学佛法之喜悦,以此五者能养育悟种并保智慧之生命,故称为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学佛人对饮食的态度

对饮食的态度甚至人生的态度,会影响到自控力。对部分...

11种护肝蔬菜

编者按: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种种肝脏疾病防...

十种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

饮食不当可以致癌,但吃对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最突出的特点...

如何保住蔬菜中维生素

洗菜:先洗后切 洗菜时要先洗后切,因为许多维生素都...

五种滋养护肾的黑色食物

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

美容靓汤:七星五彩豆腐羹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

除口腔异味的三种食物

口臭很招人讨厌,有的人总是有口臭。那么,怎样才能方...

三十三观音

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

佛教的十善业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

二十五个有趣的人生定律

1、苹果定律 如果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

因果业报

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吾人反省十二问

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

说话不掌握窍诀,可能会酿成大错

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说特别难听的粗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