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的三大纲目

净慧法师  2018/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的三大纲目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么新鲜,只是老生常谈。但是佛法乃至世间法,总是一番提起一番新,尽管千言万语佛祖都已经讲过,但我们此时此地,再把它提出来加以阐释,可能又有一番新的意义。学佛的三大纲目就是持戒、修定、证慧,这是我们学佛的下手处,也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总纲。

首先要持戒。持,就是受持、坚持,持之以恒;戒是戒律。戒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去做,这叫止恶;另一方面是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这叫修善。持戒无非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戒律上,止恶叫止持,修善叫作持。该止的不止,固然是犯戒;该做的不去做,同样是犯戒。所以说“诸恶莫作”你做到了,如果“众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够,那还不是持戒的完整要求。

各位在学佛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消极理解持戒的意义,以为持戒就是这不许做,那不许做。要知道持戒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家、出家的戒律都是一样的,只是层次有所不同。在“诸恶莫作”方面,在家的戒律要求得松一些,而出家的戒律则要求得比较严格,但在“众善奉行”方面都是要以利他为自利的出发点,广行众善这方面的要求,在家出家是一致的。

所以学佛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持戒,只有把戒持好了,使我们的身心有所约束,不受外界的于扰,才有可能修定。定,指的是禅定,是一种令心专注而不散乱的修行,也是一种凝然寂静的状态。禅定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既包括禅宗所说的禅,也包括其他宗派所说的禅法、止观、观法等。有的居士说,我打坐只会念阿弥陀佛。这对嘛,念阿弥陀佛同样是修禅定,你念到一心不乱、念念分明,就是“念佛禅”。

还有的说我就会持大悲咒。持大悲咒可以让纷乱的意识平息下米、安定下来,这也是修禅定。所以,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都不开禅定,离开了禅定,佛法就没有基础了;同时,佛法的一切修行法都由禅定所摄。因此要扎扎实实地修定,有了定,才能发慧、证慧。

慧,不是小聪明,不是世智辩聪,它是由于持戒、修定而引发的一种高度准确的抉择力、判断力,一种极其敏锐、透彻的洞察力,它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趋于觉悟和解脱。这种智慧又名般若,因为是人人本具,不是从外面获得的,所以说要“发慧”、“证慧”。

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是究竟。这三者的次第,我们通常是按持戒、修定、证慧的顺序排列的,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当修行到一定程度,这种顺序又可以倒过来,由于有智慧,有抉择力,你修定就会事半功倍;有了甚深禅定,那你持戒就能够不持而持,自自然然,亳不勉强,每时每刻,一言一行都在戒律中,但又不觉得有戒律的约束了。

总之,我们学佛要以一颗平常心,按戒定慧的次第踏实去做,千万不要追求玄妙,不要幻想到哪里找一个老师,一夜之间就能够得到多少多少的受用,一下子就能转凡成圣。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根机,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不要说一夜之间转凡成圣有其可能性,就是一念之间转凡成圣也是有可能的。但在末法时期,即使有上根利智的学人,要能够找到明眼善知识,也很不容易。更主要的是,一念之间转凡成圣的奇迹也是从长时间甚至是多生多劫的踏实修行中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佛是要转换身心气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我们长期的积累,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把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无明烦恼不断地在持戒、修定、证慧的过程中断除。许多人只是羡慕祈求佛善萨在果位上的神通智慧,却不注意他们在因地上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要觉悟,要得神通,应该从哪里下功夫呢?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下功夫,要从最平凡的一言一行下功夫,要在举心动念中下功夫,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总纲、修行的总纲。所以我们常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能将这件事念念不忘,修行就一定会有好的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

宣化上人:修行要忍耐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时候,经过三大阿僧祗(...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圣严法师《使得十二时》

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

寂静法师:修行是否有进步的四大标志

修行是否进步有四大标志: 第一, 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越...

达真堪布:学佛后每天都要做什么事情

问: 学习佛法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达真堪布答...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

净慧老和尚《善生经》讲记

《善生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因为它是专门针对在...

谦虚十要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内心之窗;心有所思,...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佛法的藏、通、别、圆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小沙弥发愿建道场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梁文道:什么都关了,你就在天堂

在谈到为什么皈依佛教时,梁文道说: 这两年觉得很不对...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