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净慧法师  2018/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一些体会。总的来讲,在念佛那边,比较注重事相,事相方面有障碍,不能够圆融;在坐禅这边,又偏重于理的方面,与事相有时不能够圆融,各有侧重。

另外从总体的情况来讲,男众往往多侧重在理上,在事上不能够圆融,女众又在事上比较注重,事与事之间又有障碍。还有一种情况呢,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往往在理上容易走入一种空洞的状态,文化层次比较低一点的人,修行比较认真的人,他在事上很注重,但是在佛理之间不能够彼此融会贯通。

学佛修行圆融很重要。圆融就是讲每件事物都有差别性和平等性,也就是说每个事物之间,都有其特殊性即个性,那就是差别性;又有它的一般性即共性,那就是平等性。个性与共性之间,差别性与平等性之间,往往不能够做到圆融。

圆就是要承认每一法都有差别性,融就是尽管各有差别性,但又有平等性;圆就是每个事物都应该在它本身的范围内法住法位,融就是每一个事物不是孤立的,相涉相即。

总的来说,我们学佛的人,要在两个方面做到圆融,一个是人,一个是法。

人与人之间,自与他之间,应该要圆融,就是要认同每一个人,有他的差别性,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融。

圆融不是一个事物取代另一个事物,一个人取代另一个人,而是彼此相互尊重,然后才能够相互融那才叫圆,那才叫融。法与法,事和理,事与事之间也是这样,每一事每一法都有差别性,在承认其差别性的前提下来融,而不是以事来废理,也不是以理来废事。

这样你在理上认识得很透彻,从理上来讲一切法缘起无自性,一切法从本质上来讲是平等的。从本质上讲,佛与众生是平等的,烦恼与菩提是平等的,生死与涅槃是平等的,这毕竟是理上的事情。那么在事上,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要让烦恼即是菩提,“即”可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怎么样才能“即”得了呢?“即”不是当下等同,上根利智的人即可以当下等同,像我们这些薄地凡夫,即使你能够在见地上当下等同,但是七识里的妄想烦恼活了,一事当前,不是菩提在做主,还是烦恼在做主,你还是“即”不了。在理能等同,在事上就等同不了,生死与涅槃亦复如是,所以要承认事的差别性。

我们做功夫就是要在差别性上做功夫,平等性是见地,差别性是功夫,要把差别性和平等性真正地等同起来,这个过程还很长。

差别性就是我们众生和佛不同,平等性就佛与众生没什么不同,两者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是圆融的,是圆融又有差别。消除众生与佛之间的差别性,就是我们用功修行的根本目标。

我们修行不能凭空捏造,不能说空,不能在空中建楼阁,一定要脚踏实地的来做。不脚踏实地的来用功就会成狂妄,一旦狂妄以后就不可救药了,他觉得没什么行可修,没什么戒可持,现在就是佛了,跟佛一样了,那样的人实在是不可救药。

我们在理上要明白,在事上要认真,这才真正叫圆融。圆融不是一个代替一个,不是一个吃掉一个,而是要在法住法位的前提下,相即相入。学了佛法的人应该是容易懂得这个道理,要说不好懂,什么叫“相即相入”,和天书一样。

所谓“相即相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一事和彼一事之间都有给对方提供存在、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全孤立的事情,这就是缘起法最基本的道理。

从缘起法的角度来讲,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水的成分同时也住着地、火、风,风的当中也同样有地、水、火,一个事物绝不会是孤立存在,不会是纯而又纯的,纯而又纯的事物是不会存在的。

学佛千万要记住,不能在法与法之间、事与理之间、自与他之间,起种种的执著障碍,不是强调到事一边,就是强调到理边,总不能圆融无碍。

强调事一边去了,供了十尊菩萨,我烧了一支香,这一支香究竟供给哪一尊菩萨呢?心里有了疑问,在心里面得不到平衡。他竟然以一个凡夫的见解去衡量佛,以为这一支香供了阿弥陀佛了,就没有供药师佛,供给药师佛了,释迦佛又没有。他竟然这样看问题,他不知道佛佛平等,法法无碍。

偏执在理上的人,既然我与佛同,既然在究竟的理上,佛和众生都是个假名而已,那么还有什么佛可拜呢?就不用拜佛了。这也是一种偏执,这个东西非常害人,所以说“宁可执有见如须弥山,不可执空见如芥子许”。因为你执空见如芥子许,你就断了善根,断了善根,那就不可救药。

今天讲圆融,要从人方面自他圆融,要从法方面理事圆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修行不至于偏在哪一边,而能够行于中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人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束缚

网友:人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束缚?我有些观念和习惯是...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破除人我天下亲

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净慧法师: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功德无量

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

少存一些利害得失的观念,生活将会有更多的阳光

我们很容易有非此即彼的观念。以为自己不富有,拼命赚...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六斋日持戒清净,获利如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每个月...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八种错误的心障

这类的情况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与生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