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六斋日持戒清净,获利如佛

2011/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每个月的第八日,四大天王会派遣其使者至人间巡视,观察世人是否有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慈爱众生、供养出家沙门、修行善法,或者行诸恶事,恼害他人者。因此大众应当勤修善法、去心垢染、除杀盗淫,以殷重心持守戒律而不违犯。而每个月的第十四日,四大天王会再度派遣其太子至人间巡视;甚至于每个月的第十五日,会亲自来到人间,巡视世人种种作为。

四大天王巡视完毕,就会前往善法堂,报告帝释天主所巡视的结果。若世间有许多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尊师长,乃至于不守戒律,因毁犯而造诸恶业者,帝释天主及天人们听闻后皆面色凝重,愁忧苦恼而闷闷不乐。天人们不约而同地说道:‘如是行恶之人,损害天众之势而增益阿修罗之力。’若四大天王所巡视的结果,为世间人常能孝顺父母、心乐恭敬、供养出家沙门,乃至能持守戒律,清净不犯,帝释天主及天人们听闻后皆心生欢喜,异口同声地说:‘世间之人若能勤修善法,贤能良善,为所应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是则能增益诸天之力,而减损阿修罗之势。’帝释天主心中极为欢喜,而作偈言:

‘月八十四日,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受持清净戒,

 是人得生天,功德如我身。’

佛陀告诉比丘们,帝释天所说还不得圆满,尚未究竟,因此不称为善说。若是烦恼漏尽之圣者,应说如是偈语:

‘月八十四日,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受持清净戒,

 斯人获胜利,功德如我身。’

佛应说此偈,因为于六斋日中持戒清净,非仅生天功德,其所获利益如佛。因此如是说偈,方得称为实说、善说。诸位比丘闻佛开示,心生欢喜且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阿含经·卷三》

省思:

欲脱生死,欲破业障,欲成菩提,欲证佛果,依戒得入。行诸善法、严持净戒,非但为诸天所赞叹,能于六斋日中行善除恶,持戒清净,所获功德更与诸佛无异。因为持戒不犯,行诸善法,即能远离贪嗔痴,除灭杀盗淫,而烦恼漏尽,得证菩提,去心垢染,见本法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

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

织匠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

八关斋戒可以抹香皂吗

问: 八关斋戒中,晚上洗澡可以涂抹香皂吗? 达真堪布...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挫折与收获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

海涛法师《佛法修行精要》

1.当我们在修持或听闻佛法时,必须培养想要利益一切众...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袁尚宝的朋友养了一位童子,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机警。...

常诵此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诵楞严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

【推荐】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里边有这五鬼,外边的鬼也就来了

这叫五鬼闹宅,你里边有这五鬼,外边的鬼也就来了,所...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