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织匠的故事

2011/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侵略。所以国王大举征兵,动员国内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参战。

有位年近六十的纺织匠也在征召之列。他的妻子相貌庄严,却对丈夫轻慢无礼。依国家规定,出征者必须自备兵器与盛装粮食的容器,而纺织匠的妻子竟然只为丈夫准备了盛装粮食的五升器和一把一尺长的织杼木,并且告诉他:‘家里没有其他东西了,就拿这个去打仗吧!你若把这两样东西弄坏或弄丢,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纺织匠出发后,心里想着:‘作战时受伤并不可怕,打败仗时也顶多撤退就好,但若失去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我的妻子呀!’

抵达前线,面临声势浩大的敌军,大部分的人都因为害怕,不战而退,而纺织匠一心想着妻子所交代的话,始终把织杼木顶在头上,不知不觉中还朝着敌军走去。敌军看到纺织匠的行径,被他‘勇猛’的气势所震慑,反而向后退怯。就在此时,本国军队趁机重新整合,大众齐心进攻,大获全胜。

凯旋归国后,国王论功行赏,大众都推举纺织匠的功劳最大。国王询问纺织匠:‘两军交阵时,为何你能奋勇直前而不畏惧?’纺织匠回答:‘我并非武士,只是出征前妻子给与两件东西,要我妥善保护不可毁损,否则将弃我而去。所以我 拼了命也要保护这两件东西,实在不是因为我勇猛过人。’

国王告诉大臣们:‘虽然此人的本意是怕失去妻子,但还是帮助国家取得了胜利,应该给予重赏。’于是国王不但赐与他官位,还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田地舍宅。后代子孙亦因此而世世富贵。

此则故事中妇人交与丈夫的五升器及织杼木,譬喻如佛以五戒与十善传授弟子,佛弟子若能一如织匠护守己物之心,护守五戒、十善而不毁失,乃可与佛同居清净国土。

典故摘自:《杂譬喻经·卷二》

省思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之福因。故事中的织匠能退却敌军而得封赏,严持五戒、进修十善之人亦可以消弭烦恼业障,后世得享天福。戒为无上菩提本,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若佛弟子能像织匠以生命守护,持守戒律,精诚专一,最后必能成就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 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星云大师《持戒的开示》

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

烧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

【推荐】一个癌症病人的真诚劝诫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原本是一个勤俭节约、...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应化人间的故事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

海涛法师:素食革命

素食革命~内心的觉醒一 1.吃肉正是一种没有正当理由...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