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大安法师  2017/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忄*罗]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 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到临命终时,都是会颠倒的。就是神识离开的时候,濒临死亡,第六意识的主宰已经消失了,第八识的业力种子翻腾、翻滚的时候,所以在这个秽土靠自己的力量修行,到了这样的生死关头,是最难得力的,大修行人都很难保证如如不动。

所以,无论是只是有点事相上的修行,或者是空腹高心的狂慧,他到生死关头都用不上了。别说一般的修行人,就是一生非常认真负责的,对自己的法身慧命非常认真的人,开悟了的人,持戒、禅定功夫用得非常绵密的人,到了临命终时,如果你的习气还没有除掉,还都摆脱不了随业力最重来轮转的格局。

蕅益大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谈五十六岁两次大病,两次大病之后他才感觉到平时参禅的功夫、阅教的功夫都用不上,唯有哭着念弥陀的名号,他平时还算真实用过功夫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功夫还没用到这个份上的人,该是怎么样?

所以了解这一点,我们才深刻的感恩阿弥陀佛临终来接引的这个大愿。靠通途的自力修行,真的就像永明延寿大师所说的“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十个人就有九个人会走错路头,中阴身的境界一现前,“瞥尔”,很快的就随着最重的业力牵引,轮回去了,这时候开悟的功夫都派不上用场了。所以为什么谈后生问题,五祖师戒禅师后生就是苏东坡,草堂青禅师的后生就是曾鲁公,真如喆禅师的后生成了一个亡国的皇帝等等,这都是大修行人,开悟者都是这个样子。

你就是断见惑的初果,在七次往返天上人间的时候,你出胎的时候都会昏昧,小菩萨出来也有隔阴之迷。在生死轮回的过程当中,你是很难作主宰的。所以才衬托出净土仰靠佛力的容易和必要。

唯有信愿持名,全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故,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已经成就了,他临命终时来接引,决定不会虚设。千江有水千江现,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只要有一个众生信愿称名,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不会有分别心,说:“我来接引你,不接引他”,不是,都会来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非常重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圣众现在前面的时候,来安慰我们、引导我们,所以我们心不颠倒,如入禅定,如如不动,不是自己自力修行的功夫,完全都是阿弥陀佛现前,佛光注照的结果,令我们自在的、安稳的往生。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有时候很多人会提一个问题,包括最近也在提:临命终时这一念一定要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如果没有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于是就谈功夫,这就是又回到自力的功夫了,我一定要念念念,念到临命终时,无论怎么样都是“阿弥陀佛”念头出来。那么,你能有这个功夫,当然我们赞叹,但问题是你没有这个功夫能不能往生?如果碰到一个横死,一个突发现象,这一念没有出来,能不能往生?包括在睡梦当中去世了,能不能往生?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曾经也以净土问答的形式向大家给出了一个回答。我们从功夫上,要赞叹、要提倡,所以我们要求大家打佛七、百万佛号闭关,乃至一天一万、三万佛号,都是让我们千念万念,把这往生的一念念成熟了,增上往生的品位,我们要提倡、要赞叹。但是,你不能有另外一个说法,临终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是不是能往生,这是要辨识的。怎么辨识?

你平时没有信愿称名,临终这一念又不在阿弥陀佛上,那绝对不能往生。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有一种情况,平时有信愿称名,临命终时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能不能往生呢?应该肯定的回答,决定可以往生。为什么?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往生,那你把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救度众生、临终接引的愿就放在了一个无用的地位,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愿,是看到我们秽土自力修行,临终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才发这个愿的,这个愿就是要解决我们临终的困难的,我们临终是很难把握得住自己的,我们不知道临终是怎么死的,谁能保证临终这一念就在阿弥陀佛上?如果一定要建立这么一个观念,我一辈子念佛都在恐惧不安里面度过去了,不安心哪。如果阿弥陀佛在我们最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不能来帮忙,不慈悲,没有能力帮忙,没有威力,那阿弥陀佛会这样吗?他是大慈悲、大威德的一尊佛中之王啊!

所以,我们看到蕅益大师在这儿讲的这个话,我们才放心。阿弥陀佛圣众现前,安慰引导的时候,“故得无倒”,我们心不颠倒是来自阿弥陀佛那边,是阿弥陀佛的加持,令我自在往生。阿弥陀佛是见到我们这些业力凡夫临命终时迷惑、颠倒、散乱、业力沸腾的苦难,就特别发出临终接引愿,来保证我们往生这桩事情。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殊胜,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殷勤再三劝请我们发愿往生。因为你只要发了愿,就能感通弥陀的大愿,阿弥陀佛就会现前帮我们解决往生过程当中的一切问题。

你说,是不是难信?但是,是不是感觉到两土世尊慈悲到了极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推荐】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用统计数据告诉你有多幸福

也许,你真的不知道,你有多幸福多幸运,我来告诉你。...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王痴头往生极乐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

【推荐】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

弘一大师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

若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心常存善念

内心产生任何善念,哪怕只是一瞬间,都是佛陀的加持所...

爱惜常住物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对常住...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还能遇到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