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星云大师  2018/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月灯三昧经》

佛教十分重视「供养」,究竟供养有何功德利益?这首偈语告诉我们,常行供养,能够为自己种下成佛的善因。

供养的对象,不只限于佛法僧三宝,像我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供养,对师长的侍奉也是供养,对世间一切我尊敬的人,为表达我的心意,以心香一瓣来礼敬,这也是供养。过去在寺院里,谁可以做住持,谁能够做方丈大和尚,有时不是单凭有没有学问、有没有能力来评断;因为这些外在的条件,不一定能够让人心服,最重要的是,要有发自内心的供养心,才能受到大众一致的爱戴。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对僧人的供养,有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供养」。像饮食、衣服、卧具是出家人日用之物,而汤药则是僧侣患病时,供养其医药所需。对佛菩萨的供养,有「十种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另外,还有身、口、意的「三业供养」,就是以身体的礼拜,口头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恭敬,来表达对诸佛菩萨虔敬的供养。

经常对长辈、对圣贤、对大众有供养心,欢喜将自己拥有的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美德。现今的社会,注重社会福利,就是对社会大众的回馈,懂得「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就是供养心。

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供养,不论是供养金钱、供养物质、供养心意都可以。如果没有东西可供养,甚至口拙不会赞美,也没关系;当看见别人做好事,自己也为人欢喜,心中也为人祝福,这种祝福的心意,也就是最好的供养了。

「作如是心施」,像这样心内至诚的供养布施,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不必送什么东西,你意思到了最重要。」因为是出自内心的供养,「是等悉成佛」,将来必定能成就道业、成就功德、成就诸佛菩萨之道。所以,我们对朋友、师长,对周遭的一切,有着一份虔诚的供养布施心,人我之间就能和谐,世间必定很美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神变月之殊胜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

【推荐】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

星云大师:身与心

我们自己拥有两样宝贝,我们平常很少知道它的重要,这...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佛教的四点真理

所谓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有四点...

星云大师《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

【推荐】星云大师《以智慧来代替金钱》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新世纪,新伦理

提起道德伦理,也许国人会有些逆反。的确,我们已经接...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布施饮食获得五种福报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当时,佛陀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