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新世纪,新伦理

学诚法师  2013/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新世纪,新伦理

提起“道德伦理”,也许国人会有些逆反。的确,我们已经接受了太多的“道德教化”,而不管哪一个时代,“伦理”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它成为一种自觉自愿遵循的法则,而不是一句口号或仅仅强加给别人?

事实上,传统的伦理往往基于人最自然的情感,加以一定的引导和节制。比如,“父子有亲”、“父慈子孝”。谁不知道父母与孩子要相互亲爱?父母的人伦就是慈爱、不断地付出,哪怕已经没有了付出的能力。子女的人伦首先是接受和感恩,尊重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然后回馈、报恩。这就是“天伦之乐”,对比西方社会“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中国的伦理着实更加人性化。

现代人喜欢讲道理,但家庭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更不是打官司的地方。不要试着去改变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我们只能靠爱与德行去感染人。

“父慈子孝”,各有原则,本来是对等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常常过分强调孩子应孝顺的一面。直到现在,很多家长也认为自己的话孩子必须听;自己定下的规矩,孩子必须遵守,否则就要拳脚伺候。

西方人对亲子关系的理解,似乎很不同。举一套非常流行的家庭培训为例,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论证了亲子是平等的,暴力的管教会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书中给父母介绍了三种正确的做法:积极地、带着爱去倾听,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并和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善于表达,坦然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苦衷;通过开诚布公地、平等地讨论,让亲子双方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去解决问题。

这一套技巧非常实用,对中国传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中国传统指出了一种最符合人性、对双方都最有益处的行为轨道,正如儒家说的“存天理”——天然如此。但如果伦理中的一方离开了这个轨道,用什么办法能将他拉回来呢?比如孩子不听话,或者父母不够关心和理解孩子,该怎么办呢?中国传统给不出太好的解决方法,西方教育中这套技巧则非常有效。

然而,在中国和西方的观念之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家长和孩子完全平等,没有恩威并施,孩子一些深层次的坏习惯还要不要纠正?在传统的大家庭,长幼尊卑,多种伦理角色能帮助孩子快速成长,获得人生智慧。现在父子成了朋友,长期处于单一的伦理关系中,一个人的情感就不丰富、全面,对他人不敏感,变得刻板、冷漠、自我。比如孩子迷恋网游,乃至吸毒,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是不是容忍他去放纵?这就涉及到伦理的本质和归趣问题,佛教对此有深入的论述。

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在佛教看来,中国传统的五种人伦关系都是爱与智慧的体现。“父子有亲”:家庭是学会爱的场所,父母的爱、爱父母,都教会我们爱世人,将爱传遍人间。“长幼有序”:尊重长者,就是尊重人生的智慧,虚心学习,才能让心灵得到滋养。“夫妇有别”:家庭是一个修行的团队,夫妻分工配合,相互增益。“君臣有义”:一个企业要做对社会民生有益的事,上级和下级以道义来相互策勉,形成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朋友有信”:“信”是信仰,要结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提携共进,患难相助。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佛教还说,无限轮回,一切众生都曾作过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顺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别的缘起下,去实践平等的大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曾经有一个小孩他在家里都不扫地,有一位长者进了他家...

宣化上人:八德是做人的基础

(一)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

家长在不知不觉埋下的10粒恶种子

中国家长常常不知不觉埋下的10粒恶种子: 第一粒:砍...

应多看家人的优点和功德

有些人对身边的人总是不服气,总觉得对方不如自己,自...

海涛法师《关于家庭与祖先的问答》

1.同样是父母所生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差别那么多? 答...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

七种降脂清肠的食物

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

在每一个过程中慢慢长大

旅游人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以为美丽的风景只在某...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

养好精气神要做到「三寡」

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问: 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

野百合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欢憨豆先生,该片票房在欧洲突破1亿美元...

真布施才有真功德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

百丈大智禅师的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

苹果对健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吃苹果,有宜健康,因为苹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物质,这...

海涛法师《放生的真实意义》

我们今天要做好事,好事,就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佛教给...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