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菩萨的化身

2014/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在《普门品》提到,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于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让自己化身成千百亿,也就有了千百亿种样貌。

某个寺院的信徒,家境十分富裕,夫妻和睦,事业也成功,唯一的遗憾就是生了一个残障的儿子,让他们觉得没有面子,因为这才信仰佛教。

这位信徒在寺院听了许多佛法,懂得要布施、行善,渐渐地也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有几次他到收容所、养老院,骤然发现原来这世间还有这么多不幸的人。这些人身体残障、行动不便,甚至年纪老耄、疾病缠身,更可怜的是他们根本没有钱到医院看病。

相较之下,他自觉庆幸,因为经济充裕,能够将孩子送到医院治疗,聘请专人妥当地照顾。

此后,他每次去医院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似乎想要向他表达什么。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给与残障者一份关心照顾,就能带给他们这么满足的感觉。

后来,这位信徒对师父说:“我的孩子虽然是残障,就因为他,我有机会了解到帮助残障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师父听完后,告诉他:“你的孩子不是业障,是菩萨咧。”

“对,对,他是菩萨,是专来向我说法的啊。”信徒感慨地说。

还有一对夫妻,他们常吵架,每次都说要离婚,可是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离。探究原因,原来每次吵完架后,先生总是气得想要离家出走,这时孩子就会跑去抱住爸爸的腿说:“爸爸,不要生气,好吗?”于是,这个先生就不离婚,他们的婚姻得以维持下去。

后来,这对夫妻回想起这么多年来,他们的婚姻能一次次度过难关,就因为有了这个孩子的帮助顺利地一路走来。所以,这个孩子就是菩萨的化身。

在我们家里,或许有一个调皮、不听话,乃至残障的孩子,不可觉得这是业障,或许他们正是菩萨的化身,来启发你的慈悲心、维护你的婚姻和家庭,帮助你在人生的菩提道上有所增长。因此,我们应该以另一种眼光看待一些不大喜欢的人、事、物,也许那就是菩萨的样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在家佛教徒的三种责任

第一是家庭的责任。 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

佛陀降生利人天

当本师佛在兜率内院准备降临人间时,兜率天宫的天人都...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问: 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

济群法师: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