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布施饮食获得五种福报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布施饮食获得五种福报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当时,佛陀为比丘们开示:‘比丘当知,众生因饮食而得以生存。一旦没有饮食,就会体力不支,甚而形枯气竭。’

佛陀又开示:‘如果有人以饮食布施他人,将会获得五种福德,了达这个道理的智者,一定会乐于施食于人。这五种福报分别是:一、寿命延长;二、身相端严;三、气力增盛;四、快乐安隐;五、成就辩才。’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长寿的福报呢?因为一切众生都依靠食物而维持生命,如果不吃不喝,最多不超过七日,终将死亡。所以,布施食物给予他人,就如同帮助他人生存下来。如是善行,将生生世世于人间、天上,都能获得长寿的福报,命不中夭,健康无恼,且衣食无缺、财富无量。’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相貌端严的福报呢?因为众生会因饮食而气色红润、光泽,如果得不到食物,会因饥渴不适,面目槁枯憔悴。因此布施饮食的人,就如同助他人气色润泽。这样的善行也将令自己生生世世于天上、人间,都能获得仪表端正、容颜明丽的福报,人人见之欢喜,乃至恭敬作礼。’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气力增长的福报呢?因为一般人如果吃了食物,身体气力即可增盛,动作举止皆无留难。相反地,如果没有饮食的补给,将饱受饥渴热恼之苦,而气虚羸弱。所以布施食物给他人,就如同帮助他人获得健康与体力,自己也将因此善行,生生世世获得健康与充沛的体力,无论处在人间、天上,体力强健,行步自在。’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快乐安隐的福报呢?因为一般人在获得食物后,身体会因而安稳,而不致忧虑、困愁。如果无法取得食物,心中就忧愁苦恼,身体也不安稳,无论行住坐卧都无有依靠,不得安宁。所以布施食物的人,就如同帮助他人获得身心的安定,自己也将因此而世世安稳,心安体强,在人间、天上皆不逢灾难。所到之处,常遇贤师、良友,财富无数,不会短命早死或受到伤害。’

‘何以布施饮食会获得辩才无碍的福报呢?因为一般人获得食物后,气力充足旺盛,头脑清楚明白,思绪清晰敏捷,言语表达自然通达流利。若没有食物的补充,身体因此虚弱无力,思绪纷乱迟钝,语言表达也就无法通畅。所以布施食物给他人,就如同帮助他人增长智慧与辩才,自己也因此生生世世获得聪明才智,无论生在人间、天上,皆得口才便给、思辩通达,能令闻者欢喜信受,推崇敬仰。’

佛陀接着又开示:‘若以无上法布施一切众生者,既能获得这五种福报,所生之处更得见佛,听闻甚深妙法,修四无量心、四恩、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品,以法身现相,寿命无穷,相好分明,成就三十二相,具足十力,乃至究竟成佛。为令众生获得安乐,普济危厄,具无量智慧辩才,广说妙法,度脱十方一切众生。’

佛说此经时,诸比丘众、天龙鬼神、四众弟子,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施食获五福报经》

省思:

修行学佛,欲了脱生死烦恼,乃至成就无上佛果,必须具足福慧资粮。布施供养,即是积集福慧资粮的首要行持。布施是一种付出,发心为了利益他人,令受施者因此得到利益。在布施的同时,既能放下内心的悭贪、执着,亦能藉此长养慈悲心、平等心、广大心。律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以利他的心布施,在付出的当下,心中自然清凉、法喜、快乐,这是修善积福的无上法门,也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萨行。

佛陀教示,修善积福之福田,以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最。三宝为众生的依怙,流布教法教导大众悟入正见,令众生得以转凡成圣、解脱生死。所以是布施、供养、修福的无上福田,如能清净供养,则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法缘,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在佛门中,于早、午斋前皆会合掌虔诚默念偈语:‘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获无碍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学佛得遇善知识是最大的福报

过去有个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医治疗。医生告诉他:...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

真正的富贵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

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问: 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答:...

海涛法师《种福田》

相传,在印度的穷人们会供奉「功德天」这位女神以祈求...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

人类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鸟问它的母亲,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母亲...

小偷与三皈依

从前有个老和尚,也没住在庙里,自己找了个破屋子单门...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会加倍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

在一切境遇面前不退失道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顺缘或...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修行人二十种病气

怯弱气认为自己根浅慧薄,无力胜任大道。应发大愿,立...

临终注意事项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适由山转来汝书,知汝父...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