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修行人二十种病气

2011/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怯弱气:认为自己根浅慧薄,无力胜任大道。应发大愿,立大志而向上发心也。

孤僻气:生性孤僻,心量狭窄,不和合于大众。应放开心量,方便利济群生。

出头气:利用宗教出头,拉帮结派,而欲为人上人。应放下做头思想,归于无为。 

神秘气:心怀计谋,不能直心而行,处处显示神秘踪影。应坦平无私而对大众。

奇异气:宣扬自己功高,悟境玄妙,处处当众显示自己。应归于平常、普通而不做作。

贪著气:以法住而享受人世间的名利供养,不知惜福,反而贪心不止。应放舍贪心,尽量节约,以培后福。

傲慢气:以学识禅功执于心中,贡高我慢,看不起他人。应平和而化人我之见,谦虚下怀,接纳众人之德行。

无知气:于佛法无正知见,不明事理,终日随众打转。应警觉自心,省悟不昧,开发心智而得旨。

世俗气:虽修心法,却全以世俗眼光来看问题,不能离欲。应超脱尘俗之累,一心向道,清净无为。

急进气:急功近利,过分执著用功,反使身心不平衡。应放下求得之心,而无心用功。

懈怠气:不愿打坐观照,任其妄念纷飞,而不制止化转。应精进一心,勇猛无畏,方能透过妄境。

刚愎气:自以为悟道,不听他人善言,也不印证于明师,结果落在知见里,不得转身。

不和气:看到他人或他宗殊胜,即不服气,硬与人争辩高低,结果伤了和气,失去了心地法喜。

执病气:有障不去,有漏不消,自以为安心即可,不知总成病障而不得成就。

焦虑气:惧怕自己不开悟,顾虑修道时长,心中老是不安。应安心于法,一往直前,总有到家时日。

计较气:在师门中计较人我,分辨好坏,不能无心而行。应放下计较,平等无住。

不安气:无论在何处都不得安心,老是转换地方找法门。应从内心推究不安的原因,使自心安忍不动,随遇自在。

法行气:太在意于法行,不能出离法执,难以变通应机。应悟神而归本,以无住本,而方便立一切法。

神通气:因定或法而通,虽为利益众生,而不知含藏,造成行人的向往与执取。故应隐其通而使妙慧达道,自证而利人。

成就气:道业成就而流露非凡的气质,使众人尊而敬之,于是影响凡俗,造成麻烦。应化去道气而归于平凡,无道可寻,点化无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在家居士的两种误区

佛教徒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两种,出家人是以修学佛法为...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做人的九种智慧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

合掌的功德和意义

曲躬合掌低头弯腰,虔诚问讯,表示内心的恭敬。合掌有...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6种睡眠习惯隐藏巨大危害

说梦话 说梦话要先声明一下小孩子不论,因为小孩子他...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不必去想着以后的事情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

宣化上人:内心不清净就有烦恼

菩萨见三界的众生,都患了贪瞋痴三毒的毛病,有种种的...

道证法师开示念佛的方法

我们只要很诚恳,真正安下心念阿-弥-陀-佛,念清楚他...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