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印顺法师  2018/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者说:“佛啊,您是天尊之体,为什么皮肉也会松弛老化,不如从前?”

佛说:“是的,阿难!因为凡是血肉之躯,都必定为病患所逼、为死亡所恼。我现在已是衰微之年,年近八十,这是自然现象,不足为奇啊。”阿难尊者听到这样的话,一时悲从中来,泪流哽噎,难过地说:“唉!衰老的来临,为何竟至于此!”

接下来,佛开示大众说:“世间人所爱敬的,是少壮之年、无有病痛、寿命与恩爱集聚,世人所不喜的是老、病、死与恩爱别离。然而在世间,这四件事是诸天、世人乃至转轮圣王与诸佛都无法避免的。不觉悟圣贤的戒定慧与解脱之道,便会在生死中轮回。因此,大家应当追求涅槃这种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之法,恩爱别离这些事情应当常念为无常。”  ——《增一阿含经》

佛陀也会生病,更何况凡夫。生病是对人的一种警示,让我们知道人生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便会来临,提醒我们要珍惜光阴,把握自己。

都说人生是场修行,修身修心。生活中需要修行的方方面面太多,有没有想过,我们最讨厌的生病,也是一种修行。

借病修行,借痛觉心。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种恩赐,而不是惩罚。

在生病时,欲望会降到最低,贪嗔痴会被最大程度降伏,过去的攀比心、嫉妒心、造作心、嗔恨心也都一定程度上减轻。而此时,生病所带来的痛楚是一种觉性的显现,修行人可以借着疼痛的感觉观察自心,洞悉自我的虚妄和佛性的真知。

遇到一种障碍,能增加一种智慧;遇到一种违缘,能提升一个层次。如果没有过去种的因,今天不可能生这种病。这些病本来就在身上存在的,今天缘分成熟了,病显现了,也可以说是业力现前了,所以生病的过程也可视为去病。如果这样转换心境,生病即是消业还债,亦是去病去魔,是好事。

病魔来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修自轻他重、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希望自己能承担众生的病痛。通过这样的修法,能消业积福,还能提高自己的修行层次,也是好事。

另外,人在病中,最能体察到亲情的可贵。在你病得身不由己时,伴侣是不是在给你喂饭、擦身;儿女是不是在那段时间特别听话,推着轮椅陪你散步,为你端茶递水。

感受了这些暖暖的细节,生活中那些对家人的小抱怨,是不是可以放下?病重难受时,多想想家人的不离不弃,除了缓解苦痛之外,是不是懂得了何为感恩?

所以说生病啊,真是场修行,调身之前必先养心。心养得平静安详了,身才会有希望。

最后,赠大家一首苏轼的《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村路香,

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

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

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

借与匏樽自在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从双腿看到全身病

在中医看来,头痛不能光医头,腿疼也不能只看腿。因为...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宣化上人:要真正忏悔,痛改前非

疮痔瘘,在中国有这么一句俗语:十男九痔;十个男人,...

带着「需要」去看望

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

疾病的原因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

【推荐】佛家怎样看赌博

形形式式的赌博,在当今社会已大行其道。知道一点佛家...

人生是一种承受

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

10道健康凉拌菜

一、凉拌金针菇 原料:金针菇、香菇、芹菜、红萝卜半个...

朋友的四种类型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认识佛教所说的魔

魔这个字中文本来没有,梵文是邛I(Mara),译成魔罗。最...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后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

【推荐】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