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2018/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转世因缘

据《五灯会元》等禅宗史籍记载,五祖前世原是一位栽松道人,住在破头山中。

当时,四祖道信大师驻锡于破头山,栽松道人曾问道于四祖道信:“法道可得闻乎(您宣扬的禅法我可以听闻吗)?”

四祖看了一眼栽松道人,非常遗憾地告诉他:“汝已老,脱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可迟汝(你年纪太大了,就算真能领悟禅法,又怎能继续弘扬呢?倘若你能再来一次,我应该还可以等你归来)。”

栽松道人听完四祖这一番话,当即离开四祖,来到河边。正好有一位少女蹲在河边洗衣服,栽松道人上前问讯,对少女说:“寄宿得否(我可以在你这里寄宿吗)?”少女听后,以为是求住宿,就回答说:“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我家里还有父亲和兄长,你可以去我家里求他们)。”栽松道人却说:“诺我,即敢行(只有你同意我,我才敢前去啊)。”少女听了似懂非懂,只好点了点头,于是栽松道人转身策杖走开。

值遇法缘

原来这位少女姓周,是周家小女儿,当时尚未婚嫁。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洗衣回家,少女就怀孕了。

那个时代,少女未婚怀孕,实在有伤风化,因此父母对她极为厌恶,把她赶出家门。这样周家少女也没有了归宿,生活无依无靠,不得不过上流浪的生活。周家少女白天在村里给人当佣人,纺线织布;晚上则随便找一家店铺,就在屋檐下过一宿。这样又过了几个月,周家少女终于生下这不明不白的孩子,她自己也觉得非常晦气,就偷偷把孩子扔进一条脏水沟里。

但到了第二天,周家少女再去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小孩正向水沟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鲜嫩又明好,精气十足,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怀里。周家少女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成人。自那以后,周家少女带着孩子,沿村行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人都称这孩子为“无姓儿”。

不知不觉,孩子慢慢长大。一天,周家少女带着孩子乞讨,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就是四祖道信大师。四祖大师仔细端详这个孩子,发现孩子骨相奇特,就感叹道:“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仔细观察,三十二相之中,他只缺少七种,虽然相貌不及佛陀圆满,但他如果出家修道,二十年后必定大作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止处。”

堪称法器

于是四祖就问小孩:“子何姓(你姓什么)?”

小孩答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我是有姓,但却不是普通的姓)。”

四祖又问:“是何姓(既然不是普通的姓,那到底是什么姓)?”

小孩答道:“是佛性(那是佛性)。”

四祖又问:“汝无姓邪(你难道真没有姓吗)?”

小孩答道:“性空故无(姓氏只不过是因缘假名,其性本空,故说无姓)。”

四祖听了心里非常高兴,知道这孩子绝对是法器,就命侍者来到孩子母亲身边,请她答应让这孩子出家。孩子母亲想起这孩子的神奇身世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奇怪的事情,知道这一切都是宿世的因缘,于是痛快答应了四祖的请求,把孩子舍给四祖作弟子。四祖得到这个弟子,就给他起了法号叫“弘忍”。

大宏佛法

弘忍禅师出家之后,就住在双峰山,奉事四祖大师。弘忍禅师由于少年那番经历,性格比较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四祖门下其他师兄弟经常欺负他,他也毫不争辩,泰然处之。

《楞伽师资记》中这样记载,弘忍禅师“住度弘愍,怀抱贞纯。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

由此可知,弘忍禅师心量宽宏,慈悲仁愍,纯洁无暇,不谈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在觉照当中,而且主动承担苦活重活,甘为大众服务。《传法宝记》说他“昼则混迹驱使,夜则坐摄至晓,未尝懈倦,精至累年”,白天混迹大众之中,承担各种杂活,晚上摄心打坐,通宵达旦,精进修行,经年累月,毫不懈怠。

弘忍禅师这样的人品与悟性,使他渐渐成为同门中的楷模。道信禅师尚在世时,就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这一点令四祖非常高兴,于是四祖经常给他开示顿悟之旨,不断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很快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一天,因缘成熟,四祖就把法衣传付弘忍禅师,弘忍禅师就成为中土禅宗第五祖。在付法时,四祖还把门下弟子全托付给弘忍禅师。

弘忍禅师得法之后,不久开法于黄梅冯茂山,又称东山,大弘佛法,门下先后涌现十位得意弟子,包括神秀、慧能、智诜、慧安、法如等人,其中又以慧能最为出色。据《楞伽师资记》记载,弘忍禅师于唐高宗咸亨五年二月圆寂,世寿七十有四。在此之前,弘忍大师已将祖衣传给六祖慧能大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镜子老师

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坛经》中的顿与渐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富有的惩罚

有一只血统纯良的狼犬,年轻的时候,长得英挺雄劲,深...

幸福的味道

一日,佛遇见了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佛...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感到痛苦

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经...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

佛说作佛形像经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