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宏海法师  2019/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问题吧。那么很多时候微信上呀,有这个朋友圈,它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说,烦恼了怎么办?平常也在学佛,可能皈依已经很久了,但是一旦烦恼了,还是没有办法。那今天呢我们就借花献佛吧,我今天听来一个法,供养给大家吧。

我们在心起到这个烦恼的时候呀,心一定是乱的,躁的,不计前后,只管自己的这个,应该最多的是嗔念吧,往出喷涌。其实且不说大修行人啊,当下一念,人家就能够脱。就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特别是针对在家的居士同修呀,这个你还是真得有点儿会操作。

首先一个你得沉下心来,就是把心收得内敛起来。因为我们在一个烦恼,或者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下子不管不顾了,砰地一下子,为什么叫怒发冲冠?为什么叫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就是心突然间散开了,爆炸了。那么首先一个你要说服自己,心内敛,心内敛。

心内敛完了以后呢,第二个就是要树正见,什么叫树正见呢?当下反思,我的念头,为什么会生起来这个烦恼?这个烦恼从哪里来的?要把它勘开,勘破。盯着它,不能由着它绑架你,忘乎所以,你一定要反过来制住它,看清楚。

那么第三个呢就是说这个时候再转这一个念的话,我们就是就明白这是因果,要辨因果,为什么说辨因果呢?就是下意识地你就要知道,我此时此刻的这个因缘碰撞,一件什么样的外缘,顺逆境界,导致我的心随之而起,这是有前因后果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习气,发挥出来,借外缘所产生的一个效果而已啊,它是离不开因果的。

这样的话,你就不会把一个心念,当下所在这个烦恼中,会扯开啦,至少它有一个稀释作用。效果好一点的嘛,前因后果一明白,心就回入清凉。

那当然这个是说到这个三个念头,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析过来啊,那么具体我们再面对这个烦恼,还在烦恼的当下,大家不要忘了,那么我们就是要,不要计较得失了,这是一点。就具体的身口意行为上啊,你不要太在乎这个得失,今天我就一定要由着我的意,这个事我就一定要顺着我的心,大可不必。那样只能会越来越跟自己对着干,越来越陷入到一个钻牛角尖的心态中,不要计较得失,第四个。

那么第五个呢,怎么让这个嗔火怒火当下止住,就是不要再跟外界合作了。你比如说如果是跟一个人,产生了滋生了这个烦恼,那就不要去辩这个是非,止住,止止止,这是佛陀说的,且止且止。这样的话,那么你不但是从身口意上,你就已经至少能够把身意伏在这里,不再继续让它滚动烦恼变大。

那当然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认识真假,彻底窥破现前的这个因缘,如梦幻泡影。听起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这么过来,如果大家每一个因缘中,每一个促使你滋生烦恼,生起嗔怒火的时候,都能够一步一步地认真的把它操作,这也是一个功夫。

当然因为我呢,弘扬净土比较多,老讲说你要相信极乐世界,要往生西方,要念阿弥陀佛。可是毕竟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呀,苦不堪言,所以大家每天在你的生活中,你的家庭里,你的工作场所,你所迎面碰到的,出去旅游也罢,这个出差也罢,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境界,如果你每一次都能这么勘验过来,就慢慢能够看得破跳得过,功德无量。

好,供养大家,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

海涛法师《寻求解脱之法》

◎一个人如果想寻求解脱和证取一切智佛位,首先他应该...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问: 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

佛学常见辞汇(一画)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粪扫衣」与「祖师衣」的释义

【粪扫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捡破烂的布料,然后呢拼凑...

何谓「供养」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圣严法师《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对命运的认识方法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法对治八种通病

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