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大愿法师  2017/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们每时每刻要观察自心,要护持自心的正念与正知,要能够每时每刻都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个是我们修行的主要任务,任何时候都要有正念与正知。否则的话,就算是你表面上好像也在诵经,也在烧香,你不要以为你这个行为就会成为佛法的修行,其实不一定,主要还是看我们的发心,如果不是出于世俗的考虑,而是对治世俗的贪瞋痴,这样的行为才称得上是佛法的修行,不是在形式上,而是看发心。如果我们从早到晚,不管做什么事,乃至于行住坐卧,一言一行,只要是能够对治烦恼的都是佛法。反过来,如果是贪恋现世的行为,哪怕我们诵经,也是世俗法,也是轮回的因。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以贪求今生今世的福报享受,以这样子的心态来念诵《普门品》,来念诵《心经》,那么即使《普门品》和《心经》本身是佛法,但是我们的行为却是世俗法。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欲乐,动物也会,我们只是贪恋现世乐,不肯求解脱的话,就是人面兽心。

有些人说:“我学佛都有好几年了,但是好像也没有看到什么感应,也没有什么变化。”其实是因为他认为他在修佛法,但是实际上他是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在诵经,实际上是在修世俗法,怎么可能真正地感应道交呢?怎么可能免离怨贼难呢?所以我们念观世音菩萨是要真正地把我们的心转过来,让我们的心与观世音菩萨的心相应,自然就能够免离一切灾难。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之中说: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所以说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随逐欲望,虽然表面上在诵经、礼佛,那也是在修世俗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

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一: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放生的一些意义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上午我们将举行放生活动。因为...

什么才是人生的大事呢

问: 人生一世,应该做一番大事业。您觉得什么是人生...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学会用无常之眼去看待一切

人们一天一天过日子,有时感觉度日如年,有时感觉时光...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宣化上人:恭敬经书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什么是皈依三宝

问题一:皈依前的诸多疑问和担心怎么办? 1、网友:如...

要嫁就嫁素食男的七个理由

一、惜玉怜香。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用这个宝贵的人身,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样我们如果放在这么一个长远的时空底下来看,我们原...

人生十种快乐的心情你有吗

一、天伦乐 夫妻互敬互爱,兄弟亲热相好,妯娌和睦相...

真正的善知识法师,须具备十种德相

法师,又称说法师,不是出家人都能称为法师。真正善知...

修行人怎样面对灾难

目前世界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从佛教教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