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净界法师  2020/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一个人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佛菩萨是不能帮你改变的,这个诸位要知道。

你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想做,佛菩萨就帮你改变,不是。这个地方的经文是说,你很想改变,但是你有障碍;你真的是产生这样的觉悟:我一定要改变,我来生一定要成就什么,你心中有很强烈的希望,这个时候佛菩萨就现前,为你说法,改变你的思考模式,改变你的行为,结果你的因缘改变了。

当然,你的希望是各式各样,佛菩萨满足你的愿也就各式各样。

所以你看,菩萨戒里面提到一个观念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不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说我不受菩萨戒,我也能够断恶、修善、度众生。

但这个地方有很大不同。其中一点不同,你受了菩萨戒,产生这个菩提的愿望,你做事情是以愿望来做事情,你有菩提心,“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所以,为什么受菩萨戒的人很容易得到佛菩萨的感应加持?因为他有那种强烈的希求无上菩提的愿望。

所以我们要知道,感应道交,你的心力跟佛力,你的心力永远是主动。你一定是从心灵当中释放一种强烈的希求的磁场出来,佛菩萨法身的功德才能够启动,以心力来带动佛力,或者说以心力来感应佛力。这个地方的经文完全是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虔诚诵持大悲咒,躲过下毒枪击暗杀

民国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时常持大悲咒,特别...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

我是信佛的人,怎么会这样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

即使亡者已投生,超度法事仍能使之受益

问: 汉地一些丧葬习俗,比如迅速处理尸体、哭丧、杀...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问: 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

善知识的八种相

居士要亲近善知识,居士在学习佛法,其目的无非是要求...

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

问: 法师,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但是身体一直病病...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星云大师《夫妻之间怎样相处》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

被人「利用」开拓了无限的「价值」

刚来台湾的最初几年,我居无定所,因此经常随喜帮助别...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