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成刚法师  2016/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不能跟众生说话?我们众生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成刚法师答:末法时期,佛在经里说,诸佛派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来住世,来弘扬教化。那么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世间,助佛弘扬教化。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和我们世间人一样,有的现比丘身,有的现居士身,有的现宰官身,有的现淫男淫女、小偷屠贩身,反面人物也现,正面人物也现。但是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住世也有个标准:泄则不住,住则不泄。如果要泄露了,就决定不住在世间了;如果要住在世间,就和我们平常人一样,决定不泄露。

所以(通常能跟你说话的)都是天魔、鬼神、外仙、外道甚至狐仙、黄仙,因为它们都是妄心用事,都是以生死感情来对待这一切事物,所以总想表现自己,迷惑行人,所以跟我们说种种话,现种种相,令我们生心动念,种种攀缘、妄想、执着,令我们生心动念,身心不得安宁,最后因为我们相信它了,以为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了,是观世音菩萨跟我们说种种话,是观世间菩萨显圣了,来迷惑我们,使我们生心动念,起惑造业。

就脱离了佛法,就不能用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很好地规范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彻底地降伏其心,使我们走入歧途,招惹灾难,导致苦轮,所以诸佛说的法是解脱法,是安心法,不会使我们生心动念现种种相的。因为佛在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和菩萨就不会这样做。通常的情况都是这样。

但是我们修净土法门,一心念阿弥陀佛了,佛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不说么:"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心里忆想,忆念,这一念纯熟了,现前,就是现在目前,或者将来必定见佛,得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是因为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了,心随着阿弥陀佛净业因缘,最后能够达到事一心,诚则灵,我们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以外,再没有其它,就是我们念的纯熟了,能够达到事一心,举心就是阿弥陀佛,举阿弥陀佛就是心,佛讲万法唯心嘛,达到一心了,就是阿弥陀佛了,不杂它念,所以万法唯心,由这一念心,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佛的庄严相好,琉璃世界就现在面前了。是由这一念心变现的,就叫识变。这一念心就是识,识就是心,也就是唯心所现。

但是佛说,若人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佛所以能现前,极乐世界所以能现前,我们亲闻亲见,就是因为我们心能够把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举阿弥陀佛就是心,举心就是阿弥陀佛,不杂它念,中间没有无明妄想隔碍,所以有感必应,我们感应阿弥陀佛现在我们的目前。念阿弥陀佛也是靠我们的心力,我们所以能够把阿弥陀佛念到一心,是因为我们降伏了一切生死妄想。一切生死妄想都被我们降伏了,再也不成为我们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的障碍了,所以最后就是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念心,所以这一念心纯真了,由这一念心,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就现在目前。是由识变,就是万法唯心的意思。这个是真实不虚的。

如果我们一般地念佛,念阿弥陀佛还没念到一心,都是散乱念佛,无明妄想,甚至口里念,心里不念。因为我们的无明妄想没有降伏,所以它就把我们和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隔而隔,隔的十万八千里,对面不相逢。那么我们怎么能见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怎么能现前呢?

因为我们有贪求之心,不一心好好地念佛,总是贪著神通,贪著见种种诸佛菩萨的庄严相好,不好好念佛,都是妄求,所以天魔、鬼神、外道、外仙知道我们的心理,就乘虚而入,现种种虚妄之相,跟我们说种种话,来迷惑行人。因为我们众生在迷,不能认识,不能识取,所以受骗上当,以为是观世音菩萨现前了,阿弥陀佛现前了,就种种妄想执着,所以招至外仙、鬼神附体,精神错乱,最后生活不能自理,走入歧途,起惑造业,不能真正地净化自己的身心,规范自己的身、口、意。

因为佛法是解脱法,如果我们一心念佛了,能够念到一心,那么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如果我们念不到一心,中间有无明妄想隔碍,那么就不能得见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也是靠自己的心力。要达不到一心,中间掺杂妄想,就把我们和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隔离、障碍,所以这个时候显现的都是魔境。但是念到一心也不容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真堪布:如何区别修行如法与不如法

问: 上师经常讲修行要如法。那么,什么是如法,什么...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

问: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回向给一切众生是否功...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 问: 什么是佛教? 答:...

念弥陀圣号也可以所求如愿吗

问: 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问: 如果亡者已经舍报几天了,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

【推荐】星云大师《我是佛》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

九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

我最近一直在想一句话,叫「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

奢侈折福又折寿

我们看清廉是结果,节俭是根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心是什么

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

地藏菩萨对一切众生救度的最善巧方法

在地藏经《称佛名号品》里面,地藏菩萨利益众生,说个...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

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

疗治烦恼心病的医方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精神上却很难...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