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

2012/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那些卵石,慢慢曲流而下,如此的情景让人感叹:人有时候不如水那样的智慧。

我们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而烦恼不堪,有时因为偏激而与同事、同学、朋友、家人、道友闹到不可收拾。还有的人因为一些琐碎之事而与朋友分手,甚至兄弟相残,真的不值得!水都懂得顺应时势,绕道而行,而人为什么不能变通,强执一己之偏见呢?这都是由于太过执著的原因。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其一,以偏概全。眼光视野不够宽广,如盲人摸象。摸到象的大腿者,便以为象如同柱子;摸到象的肚子,却以为象如墙壁。这些人平常喜欢逞一己之能自以为是,大多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没有宽广的心量去容纳异己。因此产生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理。

其二,以我为中心。人应该有主见,但不能太主观。孔子云:“三人之行必有吾师。”有时自己想不到的地方,别人能够认识到。因此集思广益,听取别人的意见是相当重要的。待人处事不能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其三,以貌取人。我们看人,时常限于外表,很少去注重其内涵;对事情的认知也只知表面,而忽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佛陀说:“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任何事情都有因缘,所谓:事出有因。如果能明白因果,便能正确认识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被外在的假相所欺骗。

另外一点就是不能通达事理。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世界,常常容易被外境来干扰我们的清净心。虽然大家都认识到世间万物是没有永恒性、固定性、常一性和主宰性,但每当境界现前时,一般凡夫仍免不了心随境转而堕入惑(迷惑)、业(造业)、苦(苦果)的烦恼深渊。

俗语有云:山不转,水动;桥不转,船转。为因无我而随缘,故能穿流不息。人生在世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观念和价值才能融入人群,引领社会。我们能舍弃小我,完成大我,做到人我无碍,色空不二,心境相攝,定能获得圆融无碍的自在人生,并象水一样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为什么身体是最大的谎言

为什么说身体是最大的谎言?因为身体仅仅是灵魂的载体...

星云大师《固执的偏见》

一个人身体上有病,吃药打针也许就能痊愈。但是,思想...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大安法师: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这个身体的这种污秽、不净。我们每天都跟四条毒蛇相处...

「爱」与「慈悲」的区别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学佛要先学会对家人忍辱和慈悲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佛法,每天来皈依的人也很多,...

为何遗失了真实的自己

穿梭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面对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现代...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

元音老人:学佛无难,但观自在

(一) 学佛并没有困难,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

【推荐】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 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净土祖师们一生的总结

这句六字大经王具足圆融、圆满、顿捷。所以大家遇到这...

尊者降龙记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