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太虚法师  2019/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之教法约有二:

甲、即为一切众生说明宇宙人生之真理者。

此之真理,本为如来大觉悟中之所证明,其未觉悟人当然不能证明,故须用名字言说讲明出来。此讲明其理之言教等,即为佛教。如明各个人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等,有十二因缘之理。

明世界众生大概,都不免于苦,而其苦由贪等烦恼、杀等恶业所集成,非天与神所造;若欲解脱,须修对治烦恼之道等四谛之理。

由人以至于万物皆是因缘所生,各各无自体性,故究其体性完全是空。然亦不无由因缘和合而有之幻有。遂显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有不二之中道实相,是为诸法实相之理。

此等真理,世人于事实上犹不能证明,须依教义以成为理解,常去观想修习,乃能改变旧心理为新心理。

乙、即为一切众生开示实践修证上之方法者。

此云法,即四谛中之道谛。约之、就是六种过度之方法。此方法是得到如来觉悟之最扼要之方法。

第一种、谓各人各抱为我之见而生贪吝心,遂以自私自利为中心向各方面去贪求不舍,致成损害他人以至互相残杀之种种恶行。故佛以布施之法度除其贪欲悭吝。若能将自己之身命财力完全牺牲出来利济群众,是为由不觉心而转成觉悟之第一步。得到此种觉悟后,则坦坦荡荡,心无愧怍,得大安乐矣。此为布施度悭贪之方法。

第二、谓佛常为众人所说之好事恶事,有或应去作、或不应去作之分别。应去作者当积极作去,不应作者止息不作,如此名持戒律。谓将身心行动,合于轨范,合于理法。如于视听言动之时,戒其非礼等。此为持戒度犯律之方法。

第三、谓寻常之人虽具慈心,若遇猛利非理之事加于身,则原来之慈悲心即不能安住;遂起瞋恚乃至发生损害,故须有忍辱心以保持慈悲心。此为忍辱度瞋恚之方法。

第四、精进者,谓有进无退之意,凡一举一动,皆以世界众生之利益为前提。其上三度之行,在世人往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有懈怠放逸,不能继续,致失圆满。故应将前之三度推之进步,在止恶行善之时使身不惰,百折不回,悍劳忍苦,精勤去作。将很深很深之不觉心,根本翻起,以成究竟之觉悟。是为精进度懈怠之方法。

第五、有情之心,皆为六尘所纷散混乱,故清晰明彻之智慧不得现前。如何方能使心有自主之力,不被境夺,则须修禅定。禅定者即修静坐,然又不同他教之静坐。佛法之静坐是将心力集中,而使处于和平统一之地位。在初练习时,专心一境,如将心寄托于气息上,气息出入而心亦随之出入,是为入手方便之一种。余如中国人皆知道念阿弥陀佛,将心力集中于一句阿弥陀佛上亦能得定。总之、修禅定者,是将散乱心收缩凝结起来。是为禅定度散乱之方法。

第六、是般若度愚痴。愚痴者,即不觉之谓。而人及众生充满了愚痴,虽有小小知识亦在大黑暗之包围中。人事上须明了之处亦多不明了,遑论万有全景。若欲达到全景明了须修佛智慧,欲修佛智慧须以前之五度为基础。至散动心已变成静定之心,心之精神力也就宏大,即能根据佛说之万有真理去作实际考察,如从十二缘起之理去观察人生之根源等。久之久之,观察之能力增加,不必依佛说之理而自能了知。再进一步,亲证宇宙人生之真相就是得真觉悟,即能离去无明黑暗。如是展转增上,到于究竟就是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太虚法师文章列表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

大安法师:人从哪里来

《起世因本经》中说,地球上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光...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观心的窍诀

很多人到处找窍诀、求窍诀:给我一个窍诀吧!能不能给...

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问答开示

问: 我们是刚学佛的居士,今天来是请法师指点迷津。...

佛学常见辞汇(四画)

【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

邪师骗子都是利用我们贪婪的欲望

问: 法师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个人...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谣言止于智者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

让心走到轨道上

人的才能、人的技术、人的学问都属于世间法的范畴、世...

海涛法师:身心自在(喜乐泉源)

1.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大安法师:佛像、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

不要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

惟贤长老《殊胜的净土法门》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

常怀敬畏之心

有句老话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还有:头顶三尺有神...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