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忏悔就是改过自新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 -- 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干脆的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弒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剎;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的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海涛法师《解脱正因》

各位来参加八关斋戒,乃至拜《梁皇》,要正确依止三种...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不怕犯错,怕不改过

佛陀走到一处乡村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态度散...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

随时随地修忏悔

一天当中,无论我们面对什么人,都可以修忏悔,真心忏...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具足四种力量才能真正的忏悔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

不覆不藏本身就是消业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从前,奔贡嘉...

宣化上人:危难紧急时要念观世音菩萨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

宣化上人:妒嫉别人,得愚痴果报

不要自私自利,不要有一种妒嫉障碍心。对佛法,我们明...

气功,神功,鬼功

现在全世界到处都讲气功,可以说是一种时髦的东西,所...

宣化上人:本固枝荣重孝道

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

学佛人要闭是非之嘴,开念佛之口

释迦牟尼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在末法时期...

致命的误会

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

末法时期,天下灾难频传。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

你真的快乐吗

努力赚钱就会快乐吗?有钱的人,没几个是真正快乐的。...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

出行办事欲求顺易,应先顶礼该方如来

如果为了办事等目的,我们要前往异地他乡,也应先顶礼...

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发怒说成生气,从小到...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