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净界法师  2019/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体本真,偏重在“达妄本空”。这一段是讲“知真本有”,真实的心性它俱足菩提涅槃二种功德。

比方说有一个金矿,身为一个金矿当然有很多的泥沙,但是它也夹杂了很多精纯的黄金。这个黄金就是菩提的智慧,也就是一种涅槃的安乐。“菩提”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的智慧;“涅槃”就是断除二种生死,那种寂静安乐。

在金矿当中,其实本来就夹杂了精纯的黄金,只要我们把这个金矿拿到火中种种的锻炼,把沙的杂质去掉,显现出精纯的黄金,这时候就再也没有杂质了。

这是第一个譬喻,第二个譬喻——

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说:这木头你用火去烧,烧成了灰烬。烧成灰烬这个本质改变了,这个灰烬什么时候要转成木头呢?不可能。

诸佛的这一念,从虚妄的分别心,而转成菩提涅槃,这个时候,菩提涅槃也不可能再生起生死轮回的果报“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以后,一得永得,永远不会失掉。

智者大师他讲一个譬喻也不错,我们可以听听看——

问:我们凡夫的清净心,跟佛的清净心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心是清净本然,佛的心也是清净本然,那有什么差别?

智者大师说:我们这一念清净本然的心,就像太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佛陀的清净心就像太虚空多了一个太阳,多了一个修德。

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的净心只是虚空,我们不能抗拒乌云的生起。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清净心,对烦恼没有对治的力量、没有对治的力量。没有错啊!你是清净,但是对烦恼没有抗拒力,所以乌云一来的时候,乌云遮日,又是一片黑暗。

虽然一片黑暗,你的清净心还是没有消失掉,那么太阳一出来的时候把乌云照破了,又恢复清净。这时候,佛的心在虚空之外,多了一个三大阿僧祇劫修来的这个太阳的观照,差在这个地方。

“观照”,我们再讲一个寓言的故事,给大家参考参考。

有一个人在逛商店,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画,他觉得这幅画非常好,很有意境,就把它买回来。买回来以后,看一看,诶!挂在客厅不错,就找了铁锤、找了铁钉就把它钉上去。钉上去的时候,发现这铁钉的力量太薄弱了,撑不住这幅图画。

他想说:唉哟!应该找一个木板,先钉上去做一个支架,然后再把铁钉钉在木板上,所以他要找一块木板。找到一个木板,而这木板太大了,就找一个锯子,而这个锯子没有手把,他又去找一个手把。一直找下去,找到最后,把所有的工具都齐全以后,都忘了他不晓得要干什么了,我到底想干什么?

我们讲“舍本逐末”,我们这一念心,开始在攀缘外境的时候,我们已经忘了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很重要!你一个修行人,你要进步的快,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的目的是在干什么?

我讲实在话:你如果要进步的快,你从今以后,遇到外境,不要管对错;不要管说你错我对,我对你错,很浪费时间。你所有的事情“法法消归自心”,你看到事情就回光返照我这一念心:“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空的。

我们今天来到人生,不是在跟人家争对错的,你跟人家争对错,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缘,你已经浪费时间了嘛!

修《楞严经》的人,第一个、你要站在一个真如本性的角度来看事情,看你的念头有没有在动就好了。你念头一动就是你错,世间上没有对错,你念头一动就是你错。你用这种观念修行你进步很快,不要向外攀缘,先不要管别人怎么样。

你就是观照你这一念清净心,保持不迷、不取、不动,反正我先不动。就算我做对了,别人毁谤我、看不起我,这也是我的业力,我也认了,事出必有因嘛!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我们要知道,事情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生命的本质,是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把这一念的智能跟慈悲开显出来,其它的外境都是助缘。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是在开发你自性的功德,你对外境会看得淡一点,那是参考用的。

就像佛陀说的,你是金矿,我们真中有妄,我们生命的目的是把妄的部分消灭掉,把真的部分慢慢开显出来,在我们死亡的时候就觉得今生很值得。

所以说: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开显我们内心自性的功德”,不是在外在的环境,争成败得失、争对错。这个是《楞严经》的基本思想,正念真如。

有些观念诸位要好好的体会体会,才能够转成你内心的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要确信一切都是完美的

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

死亡的大军是你的亲戚吗

再倾国倾城的美貌,终有老态龙钟的一天;再丰盈的资财...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命题,人类从产生以来就一...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财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给予。当我们恭喜别人发财的时...

【推荐】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什么是运气?运气就是福报

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即...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

(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

放下即自在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宣化上人:【无漏】的智慧光明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静水深流

久经人生的考验,可以让人变得越来越世故;历经岁月的...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现代人为何普遍都活得很累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 无非是因为贪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