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成刚法师  2019/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戒法、十善法修好,不能好高骛远。三皈、五戒、十善多有毁犯,只谈空理,只能是空中楼阁,要想成佛无有是处,那不可能,还得循业受报,循因结果,循业受报,不会超越。

十方诸佛都从三皈、五戒、十善开始,这个基础,无上菩提的基础、阶级必须把它打得牢固,然后我们进修圣道才有希望。我们这个做好了不失人天道,然后进修圣道才有基础,才有依据,如果不是这样,好高骛远,最后空中楼阁,无有是处,一切落空。

所以佛说事不诲心,道方合节,在这一切事物上,善恶、苦乐、成功、失败这一切事物上,能够循规蹈矩,依理从事,不错谬非理,不毁坏自己的良心、清净心和道,道就是佛法,如果在具体的事物上多有毁犯,不能避免过恶,那就远离佛法,违背佛法,谈不到修道。

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住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间这一切事物上我们能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能够觉悟,不错缪非理,这就叫世间觉。面对这一切现实不迷闷、不颠倒、不浊恶、不染污;能够用佛法正确地认识、正确对待,理顺自心、理顺外境,通达无碍,这才叫道。不凭感情,感情是妄想思惑,是生死法。

我们凭的是佛法,佛说的是规矩、规范、法则、道理,不凭自己的想象,就是不随顺自己的妄想习气去走,随顺圣教走,自然走出困境,走出黑暗、走出泥潭,走向坦途,才能走向光明。得矫正自己,修正自己。

我们修学佛法要认真对待,不能应负了事,马马虎虎走过场,修学佛法要真实心中作,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到头来一无所获,所以要认真对待。要一心,道教讲诚则灵,儒教讲专心致志,佛教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心修学佛法,正念真如,直心念道,才能透脱生死妄想障碍,如果不是这样,总是在生死这一边,不能到达彼岸。

得按照佛说的法去行,去走,才能离开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在原来的位置上一步不走,怎么离开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那就不可能,所以得行,关键在于实行,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嘛。

所说知道十分,不如行道一分得真实利益,知而不行和不知一样,关键在于实行。首先把三皈依实行起来,把五戒法实行起来,把十善法实行起来,然后由浅入深,次第深入,才能够趣入圣道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必须要放弃的两个东西

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为此必须...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这是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梦里在一百年当中享受快乐,醒...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

堕落到畜生道的原因

生活在我们人群四周围的有哪些生命?大体上有两种:一...

达真堪布:改变别人的方法是改变自己

一切圆满都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你的生活美满了,...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

人生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

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懂得了这种种暂时的真...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佛门里的财神爷

人们求财富,大都会去拜财神爷。那么,财神爷是何圣何...

圣严法师《处处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

拥有的越多,痛苦就会更多

现代人永远都在想:如果我的物质条件更好一点,房子大...

禅师们的胆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修行人贪著利养是末法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说大话特别厉害,口口声声是看破、放下、自...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