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星云大师: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星云法师  201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编者按:本书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动。平易之处与我们交流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这也就决定了它在风格上的时代感。会让读者进一步的体会古老东方哲学与现代都市人呈现出的完美交融。

刘长乐先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生的所有一切,包括幸福、烦恼、快乐、悲伤、财富、贫穷,都会过去。请问大师:明知人生是一个“空”的结局,我们为什么还要奋斗呢?

星云大师: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也还会再来。像春夏秋冬,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再来;像人生,生老病死,老病死了,还会再生。就如时辰钟“1、2、3、4、5、6、7、8、9、10、11、12”,转了一圈,它又会再回来。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环形,所谓因缘果报,前世、今生、来世都有关系,来的会来,去的会去,来来去去,去去来来,所谓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命不死。在我们了解,人死亡的只是身体,物质的东西无常,但是心灵、生命不是,它等于木柴,这个木柴烧了,另外一个木柴又生长了,生命之火一直会延续。所以,为善事、做好人,不要灰心,不要以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都落空了,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水流到哪里去了,还会再流回来。

刘长乐先生:大师刚才所讲人之一生,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短信,叫“八然堂”: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则常然,贬则泰然。悟通八然,此生悠然。

大师一定还记得我那位得了肺癌的老友,当时医院诊断说他的生命只有四个月了。在疾病的折磨下,老友越来越烦躁易怒。无奈之中,他弟弟对我说:你和星云大师很熟,能不能带我大哥去见见大师,给他点拨点拨?我知道您非常忙,也很劳累,但人命关天,安抚一位垂危者也很重要,踌躇再三,还是向您说了,您立刻爽快地答应了。见面那天我感冒了,但不愿错过当面求教的机会,就戴着口罩和老友一起去了。

您当时对我们讲了两层重要的意思。

星云大师: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

在觉悟者的眼中看来,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忧喜?

有些人临死的时候,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被锉刮一样痛苦。佛教不是这样,在佛教里,人死亡之后,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飘然潇洒,悠游逍遥。

经过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

刘长乐先生:您讲得泰然,朋友听得入神。回去之后,我这位朋友的情绪变化很大,非常和顺平静,甚至能用一种诙谐的豁达对待生死。一年之后,这位朋友走了,他的儿子和太太请我转告大师:他走得很安静很坦然。

星云大师: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五欲六尘的追逐里。世间什么是我们的?世间有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所谓“真理”,必须符合“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这四个条件。“无常”,就是如此。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所以会精进修行;生理细胞有新陈代谢的无常,因此能常保身体的无限活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事的新旧更递也是无常的变化,如此社会有机体才能常显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所谓“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没有能单一独立、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当然没有!

能够明白这些真理,人生才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

刘长乐先生:大师所说,正如达摩祖师的教诲:如果你害怕生活的激流,总想脱离这个激流,表示你执著于激流。你越是与激流拼搏,你遇到的阻力就越大。怎么办呢?应该与生活的激流融为一体,万事随缘,让因果自作定论,这样反而能度过,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生命是激流,我们只有先认识到此身为人的弱小,才能“向死而生”,勇敢地面对恐惧,面对死亡,在万丈红尘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度过不得不过的这一生。

心治

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发心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为什么一看佛书就困

问: 学佛的时候一看佛书就困,怎么回事? 达真堪布答...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问: 许多居士认为,修忍辱最难。请开示,如何修效果...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婆媳间因孩子的教育发生矛盾该怎么办

问: 我们的婆媳的关系不好不坏,总是为孩子的教育才...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星云大师:从善如流的性格

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

星云大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

星云大师《佛教与花的因缘》

一、前言 花,和宇宙人生有著密切的关系。因为各种花...

你愿意做哪种游戏玩家

一个居士玩网络游戏上了瘾,天天俯首键盘,通宵达旦,...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快乐的本质 网友: 快乐有很多种,但有的快乐延续的时...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最珍贵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医的路上,曾经遇到一位患者菩萨,他虽然是一位...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蔗汁灌蔗

天下父母心天下做父母的人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儿女。可...

佛弟子每日三省吾身的诀窍

1、晨起:为如母众生发菩提心愿 每个人都习惯了一日三...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多活一小时

时间有时像尘土,需要打发掉;有时确实比金银财宝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