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2011/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众人若有所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识人的学问,有好几部书。汉末...

如何看待财务工作中偷税漏税

问: 我是做财务工作的,常常要帮老板偷税,感觉自己...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圣严法师:同事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工作和修行如何做到协调

问: 我先生做的是管理工作,压力很重,当他专注佛法...

坚持为什么这么可贵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来微...

敬佛无定法

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除粪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

阿难陀尊者-多闻第一

出家的因缘 当我执笔要写下阿难陀尊者一生的事迹时,...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怎样才可以了生死出轮回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要断这个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贪着...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梁武帝对素食倡导

虽然素食是汉传佛教特有的传统,但这一选择并非独出心...

让敌人变成朋友

有一位女基督徒说,她虽然信主,但她很恨她大姊,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