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了法法师  2019/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方面,止观很重要,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打坐用功都离不开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所以止观又称为定慧,同时,止观也叫“明净”或“寂照”。

天台宗智者大师指出:“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如果修行成就了止观二法就可以自利利他,因此止观法门非常重要。

天台宗里面讲到修行、参禅、用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五缘;第二、诃五欲;第三、弃五盖;第四、调五法;第五、修行五法。倘若做到这五五二十五法,就能开发自己的禅定和智慧。

具五缘指的是:(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亲近善知识。就是因为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才成就了我们的菩提道业。

五缘具足了,就要诃五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和意这六根专门对外吸取色、声、香、味、触和法这六尘,并易被六尘吸引生起分别心,变得执着贪爱。六根产生六种欲望,也使欲望变得无穷无尽,所以修行就要远离五欲,这样内心才会清净。

诃五欲后就要弃五盖,有五样东西会盖覆我们的内心世界,使我们禅定、智慧不能开发,这五样东西分别是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这五盖就像遮住太阳的云或雾,让太阳释放不出光辉。我们的内心如果贪欲、嗔恚、散乱心、昏沉睡眠和怀疑,那么我们的禅定及智慧就开发不出来。

调五法者:一者,调节饮食;二者,调节眠睡;三者,调身;四者,调气息;五者,调心。

行五法者: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

我们知道了上述注意事项,就要好好地用心下功夫,争取有所收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宣化上人:他非即是我非

无论哪一位,来到万佛圣城,一定要谨言慎行,把好名好...

修行不能一拖再拖

我们很多人也不是不想学,也不是不想修,就是一拖再拖...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

餐桌上4种最不起眼的长寿菜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钱上

快乐家园 在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初步阶段,人们把所有希...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佛说布施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刍众...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自患痼瘤水肿时,是无戒肆耗信财所致

自患痼瘤水肿时,是无戒肆耗信财,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

渔翁得利

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

「诸法皆空」与「无我」

如果不常观察自己的内心,人们总是认为:我是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