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圣严法师  2010/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或刺激时,无论产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乐,都要马上想到,这些境界以及伴随而来的感觉,只不过是物质彼此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效果,并非真实的存在。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不要立刻判断自己喜不喜欢它,因为花仅是花而已,要将它独立在所有价值判断之外,才不会产生诱惑、刺激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赋予它价值判断,当‘美’的念头出现后,心想:‘这个颜色好美!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的花!’单纯的物质现象就变成诱惑,因为有了‘喜欢’的念头,就会想将它据为己有,一连串的烦恼就会接连而来。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念头就要止于‘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恶的分别。

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喜欢某些事物,事实上却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国旅行,看见路旁花团锦簇,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后,就渐渐觉得不稀奇,也就视而不见了!等我到达禅修道场后,那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只有草、没有花,所以当有人摘了几朵花插在瓶子里、放在餐桌上时,我又注意到花了。于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欢花呢?’然后我再看看它,了解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从因缘的角度来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因缘所构成,有因、有缘,当各方面条件聚合之后就会发生;当因缘不具足时,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当它渐渐枯萎之后,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此时已经没有美不美的问题,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联想在一起,因为有这种联想,所以产生了烦恼与执着。当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会触景伤情,觉得花朵好可怜。相反地,如果能够独立看待这些自然现象,花开时就是开,花落时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就不会产生烦恼。

所以,聚是因缘、散也是因缘,所有的一切无论好坏,都是因缘。只要从因缘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让我们产生烦恼、执着而感到痛苦了,当然,这是需要不断地练习。例如,当我们看到了自己很喜爱,但并不是很需要的东西时,马上用因缘观来看,心想这个东西原本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我现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会受诱惑了。

当我们能够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主客关系,不让自己与它产生关联性的想象,就不会有太多的执着。走进百货公司时,看到很多美丽的服装以及化妆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们和我没有关系,既然和自己没有关系,就没有诱惑的问题。

分得清楚‘没有关系’和‘有关系’就是因缘观,但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只是觉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例如,有些人觉得飞机上的杂志不错,就把它带回家,但带回家之后却不一定有时间阅读。或是逛书店时,看到每一本书都喜欢,结果买了一大堆书回家,往书架上一放,从此就不闻不问。

一本书要从头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拥有,否则买再多书也都和你‘没有关系’。但我们总习惯向外攀缘,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拥有,才会造成这么多苦恼。因此,唯有明白因缘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我们免除诱惑及七情六欲所带来的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六种信佛的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

海涛法师《关于出家的问答》

1.出家的定义是什么? 答:依据《长阿含经》说:「太...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

为何不能「侵损常住」

十方常住:从十方来的僧人,都可以在这儿住,这叫十方...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文珠法师《湛江市佛学演讲》

因果与轮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

认识圣严法师

法脉法源 圣严法师同时传承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临济...

圣严法师《勤修三学,可免劫数》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 因果是可以改变...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如何看待算命一说

问: 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给两个会算命的居士算,却算出...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着魔时可以用这些方法对治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宣化上人:出佛身血

怎么叫出佛身血呢?现在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盘了,那怎...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揭穿5种关于牛奶的神话

上个月,一项关于巧克力牛奶可以有利于青少年从脑震荡...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