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净界法师  2019/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

前文,我们已经说明忏悔的意义,这一段是说明我们的忏悔,到底是要忏悔什么呢?先看第一段: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

忏悔,当然主要是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须要掌控生起和幻灭的因缘,就是你要消灭这个东西,你要先找到:它是怎么生起的?它生起的因缘在哪里?所以,我们应该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因缘。

既识起因:佛法说一个人会造罪,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自我意识。为什么佛陀他不造罪呢?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环境的刺激,我才造罪的。这样讲是不对的。阿罗汉和佛陀在染污的环境,他们也不会去造罪,所以,佛法说的本意是莫向外求。

也就是说,我们因为在平等的心中,捏造一个自我的意识,有这个自我意识,就跟所有的众生产生对立;有我相,就有人相,相互的对立,就产生一种保护自我的心态,叫做私欲;之后为了保护自我,就开始造业,我爱执就产生了;当这个环境满你的愿,你就生起贪欲,当环境不满你的愿,你就生起瞋心。

所有贪瞋的烦恼的生起,都是因为你捏造了一个自我意识才出现的;所以罪业的生起,基本上是由于我们内心颠倒而引生的。

当这个罪业生起之后,对我们的生命,会产生两个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当我们今天造了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或者打妄语,你造了这样的罪业之后,在你的生命当中,就会产生两种负面的影响:

第一个、招苦报生后当受:当这个罪业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要到三恶道去受痛苦的果报,这叫做异熟果,因为它所感的果报成熟时间是在以后。

第二个、当下成就感种类相续而起:你造了杀盗淫妄之后,你这一部分的烦恼就会增加很多,这叫等流果。

好比你今天造一个杀业,你杀了一只鸡,当然杀鸡这是一种罪业。之后,你生命当中产生两种对你有伤害的力量:第一个、你杀生的行为,会产生招感三恶道的业力;第二个、你造了杀生之后,你的瞋心加强了,你以后会更容易造杀业。

所以,我们在造业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诶,反正我就做这一次就好了。其实,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你造了一次,你就有可能会造第二次;你造了第二次,你就更可能会造第三次……就是所谓的感种类相续而起,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

除非你能够忏悔对治,否则你造作了一个罪业,除了招感未来的果报,你又增加了你这部分的烦恼,你以后就更容易造作这方面的罪业!

这地方就是我们在忏悔之前,应该知道我们今天所造的罪业所产生的负面力量。当然,这两种负面力量,都是可以透过忏悔来消除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所求不与所行相违,命运方能改变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个人什么都...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五逆重罪与无间地狱

《集颂》: 杀母弑父害罗汉,破僧出佛身中血。 随犯一...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降低罪业的势力,因为罪业会让你临终痛苦

建立佛号,引导佛号,调伏烦恼,这叫正修。 折伏现行烦...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她无儿无女,老伴...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短短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

贫穷时渴望财富,孤寂时渴望爱情,年老时渴望青春年少...

成败自清醒,是非一笑过

人生犹如一首歌,音调高低起伏,旋律抑扬顿挫;人生仿...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

常吃木耳的六大好处

黑木耳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多食疗功效,...

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问: 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宣化上人:信愿行三资粮

信、愿、行,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什么叫资粮呢...

黄泉路上无老少,生命只在呼吸

【黄泉路上无老少,生命只在呼吸】 「敬于佛者,是为大...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

赵州公案「无门关」

(一) 禅宗一法,本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公案可...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