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宗性法师  2019/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说你的心到处乱跑。而修行人把“发心”作为一句口头禅。我们一出家,师父就说:“你要好好发心!”还有在座的居士们,到了庙里不管做什么事,师父都要你好好发心。

那么,发心到底怎么发呢?你的心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像发豆芽那么简单吗?事实上,发心需要培养。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信心;第二,出离心;第三,菩提心;第四,般若心。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修行净土法门要具备三资粮。首先是信,其次是愿,最后是行。我们就先谈谈“信心”。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最重要、最难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信心。你的信心生起来了吗?这需要了解三个问题:第一,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第二,你对三宝有没有信心;第三,你对整个佛法有没有信心。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我想你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当别人念十年。

首先,你有没有自信心?

常有居士来找我,我就跟他们讲:“好好念佛,将来一定要往生,然后回来给我打个电话。”结果他回答我:“不行,我业障深重!”我问:“你怎么知道?”他说:“我一天到晚这也不顺,那也不顺。”我又问:“你的业障重到什么程度?有没有用秤去称过多少克,多少吨?”

这种心态很普遍。我有时候出点问题,心里也会琢磨:“我这辈子到底行不行呐?”当这些心态产生时,首先表明的就是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为什么你老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呢?就是因为你老是惦记过去。惦记过去的人,是属于贼心不死的人。老是想着未来的人,是空想家。佛法让你不要寄希望于将来,也不要老惦记着过去,而要你看着当下,看着眼前。

学佛的人应该想:我现在怎么办?因为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过去有的业障,也都是过去时候的身口意三业造成的。你老是想自己业障深重,能把它想掉吗?想不掉的。你只能从现在开始,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才能让过去的东西不起作用。

换个角度,如果从未来讲,如果你想自己的未来真的有个好的去处,生命有个好的归宿,那么你也必须从现在开始种下好的因。

曾经有人跟我说:“我要去干大事儿!将来要护持佛教!”我说:“你不要说将来对佛教作什么,你现在能够为佛教做什么?”还有人说:“等我将来发了财,有了办法,一定要供养你!”我告诉他:“你供养我不行,要供养寺院。”他说:“那行,我一定要供养寺院!”

但是这么多年了,这些人老是没有实际行动。后来我就琢磨,可能他们是觉得:现在可能做不了了,还是等到将来吧。将来哪天时机成熟了,可能做个更大的事儿!

这和大家平时发愿是一样的,今天看见这个寺院不好,就发个愿:将来有钱了要护持这里;明天看见哪尊佛像不庄严,又发个愿:下次有钱了一定把这个佛像修缮好。结果是空愿发了一箩筐,实际的愿一个也没有。

愿不能乱发,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现状,认真想好。不要总是说:师父,等我赚了钱再来供养你!我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现在回去清清白白地做个好人,能够好好地干点正事!如果有人听我讲了以后,临走前能说:师父,你讲得很好!我回去要明明白白做个好人!”我是最高兴的。

所以,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未来,也不要老是惦记过去,佛法讲重在当下。而讲到当下,首先就是对你自己要有信心!你自己对往生都没有信心,自己的双腿都在打颤:“我业障深重恐怕去不了了,不知道阿弥陀佛要不要我呀?”你总是拿你的心去和阿弥陀佛的心比,这种心态是凡夫的心态,不是阿弥陀佛的心态。如果阿弥陀佛和你一样,还会有极乐世界吗?

到底有没有信心,我们此时此刻就可以检讨。我常常检讨自己,你别看我有些时候提着念珠念一念,其实心里面一不留神就会钻出个念头来:“万一念的这个阿弥陀佛不管用怎么办?”因为我们是凡夫,肯定会有这些念头出现,但只要检讨自己,就能进步。

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让自己对此深信不疑:我此生一定能够成就!此生我不用坐火箭,自己去!

常常有些人想皈依,学佛。你问他:“你来干吗呀?”他向周围望一望,等没人了才悄悄说:“我想学佛。”难道你就这么点儿出息?连大声说“我想学佛”的勇气都没有?你的自信心到哪儿去了?如果有一天,你敢拍着胸口在大雄宝殿中间嚷:“我今生今世一定能往生!”恐怕你的信心就差不多了。

我最佩服六祖大师,他没多少文化。用现在的话讲,至少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没有学习过的。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祖师呢?就凭他第一天到寺院去的举动。他一到寺院门口就碰到了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吗的?”他回答:“我来作佛的!”这句话你敢说吗?

我们今天学佛,修行净土法门,你内心的底气足不足?信心生起来没有?这一关过得了,你念佛的质量就上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念佛还是做其他的,你都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指望将来怎么样,而结果是自然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

信念坚定让你所向无敌

如果大家想修行,就要修心,在一切对境当中修炼心态。...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

念佛人的沉着安闲

沉着安闲。这句话直指目前许多修行人的病处。 有人用功...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

心病有五大种类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 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

喜欢炫耀张扬,往往成不了大事

有些人喜欢炫耀、张扬,有一点能力与学识,便急于表现...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

11个宠坏你孩子的坏习惯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

别让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会生气、会...

圣严法师《面对逆缘步步踏实》

记得我第一次讲经时只有十三个人听,都是福严精舍的学...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学剑道的年轻人

有一位父亲,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成为成功的剑道家...

佛陀跟我们的差别

佛陀的生命是万德庄严的,我们的生命是充满着痛苦。当...

16条做人的道理

1、做人别太滑,自己像乱麻。天天算计人,迟早要挨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