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大安法师  2019/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我们来说,是至为深重,那现在为什么说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呢?它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提出五点来说明。第一,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也只是在这“一世”,那诸佛对我们的恩德是“尽未来劫”,他的时间长。

第二, 父母的恩德只是养我们的“色身”,那诸佛对我们的恩德是救济我们的法身“慧命”,他恩德的对境不一样。

第三,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 也有教育,庭训,教诲,但大多数都是引导我们怎么事业成功,无非离不开名和利。如果对这些教诲“误用”了的话,反而去“造业”。

父母对子女期待很高,那子女为了符合这个期待,可能会用不正当的手段。那诸佛菩萨给我们的教化,是给我们究竟圆满的利益,给我们微妙的“法门”。

如果我们听从如来的教诲,就能快速的出离“轮回”。这跟父母给我们教诲的这种效果不一样。

第四, 从态度上来说。父母如果遇到的是一个“逆子”——不听话,那么可能这个父母还会有“瞋恨”心。顽劣的子女老不听话,可能父母就觉得:“算了,我不管你了!你就不是我的儿子!”可能会这样。

但是诸佛菩萨对众生的态度:哪怕是遇到了诽谤佛、诽谤法的人,甚至是出佛身血的人,都是“悲悯”心,没有一念的瞋恨心。就好像歌利王这么一个残暴的人——国王,那忍辱仙人对他那种残忍的行为没有瞋恨,只有悲悯。只有发愿,“等我成佛了,我要度你”。

第五, 除了前面四种之外,父母爱他的子女,从本源上来说,还有希望他回报的心,所以养子防老哇!养儿防老,还有求回报之念想。那至于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帮助,没有丝毫的“希望”——希望他回报的心。他以一种般若的空性,虽然度一切众生,但无一众生而得度,心非常清净。

所以这样来看,诸佛对我们的恩德超过父母。所以世间上第一等负恩的事情,无过于诽谤佛陀呀!所以吕公不愿这种谤佛的人生到自己家里作子孙,这样的见识确实非常卓越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法不在远处

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

坦然还儿债

我是省城重点中学的教师,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夫妻可以...

圣严法师《知恩报恩为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

女孩遇4名歹徒被流浪狗救下 经常喂食获其报恩

两年前她每天喂大黑一餐,换来大黑英勇救她一命。 大...

孝顺父母,回报最根本的恩德

我们的身体来自於父母,包含养育、教育,所以人不孝父...

赚钱留给儿女好吗

问: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

钟茂森博士: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是讲别人的恩要常...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

佛经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囚禁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在他25岁时因为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待了10年。后...

海涛法师《鬼道之苦》

中国佛教向来习惯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

只要为众生着想,业力就净化得特别快

我们的内心,有很多污染,贪嗔痴忌妒傲慢等,像腐烂物...

花不是玫瑰的全部

那天,他喝了很多酒,由于原来的两辆轿车都抵了债,他...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