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  2019/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怎么样做?平常时我们怎么样做?我们要经过山林或者渡河,心里有恐惧感,坐飞机怕飞机失事,开汽车又怕汽车碰撞,怎么办呢?他告诉你,你念他的圣号,念一万声圣号,一切灾难都化除了,这就是修行。你念圣号,一切灾难都化除了,这就是修行。

生的时候,他告诉你不要庆祝,要庆祝就吃素席,供养三宝,家里拜忏;请些人来了,客人都念一卷《地藏经》,或念一卷《普门品》,或念一千声圣号。不是一样的吗?这不是更好的庆祝吗?

死的时候,我们给临终人助念,也给他供养三宝,也念《地藏经》,这都是修行的方法。至于《地藏经》上所说的那些地狱名字,假使你认识因果的话,因果不昧,多作善业,你去不到那个地方的,那个地方也没有。若作恶业,你的恶业就化现出来地狱;你作善业,就化现出来天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这是一种。

还有,我们听完经了,大家走了,这个经本就算了,回去往桌上一搁,下回再拿起再去听。你自己多看两遍,体会经中的道理。佛每说一句话必有一个道理,一种意义。这种庄严殊胜的法会不是说的,也不是我们摆摆龙门阵说闲话的。

像我们怎样才能利益人?像我们做这件事情得怎样才能得效果?你要用好多脑筋。所以我们应当跟客观的现实结合。

我们经常有恐怖感。“为什么恐怖? 你怕什么呢?” “怕危险。” “危险又怎么样?” “危险撞伤了,危险失掉生命。”有个我见我知,恐怖感就发生了。

这个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到处是挂碍。这个事情还没有做,你恐怖得不得了。投资怕赔钱,要投资时,发愿念一百部《地藏经》,发愿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你的恐怖感就没有了,可是你不去做。

我们有很多人念佛好多年了,经常有人问:师父,我们怎样修行?我说你听了那么多的经,已经告诉你怎么样修行了。《阿弥陀经》告诉你念佛,不是就是修行吗?念佛就是修行!

另外还要怎么样的修行?神通不是修行,神通是效果,那个效果不好。如果你没有根底,不会住心、不会降服心的,让你得神通,你反而会用那个神通去造罪。

地藏王菩萨也顾虑到你没有时间,就说每天念一千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一千声才好多时间?念快了十七、八分钟,念慢二十分钟多一点点。快的我也试验过,三个钟头念一万声没有问题的。假使真有信心的,真正想发财的,真正消灾免难的,真正信得极的,你一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比你找谁去联络好得多。“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己求佛菩萨。求菩萨,求佛,还是求自己?佛菩萨就是你自己的心。藉境明心,不是藉境迷心。我们遇到什么境界就转变了,就迷了,定不住的。

现在这个环境里头还有好多菩萨,为什么我们遇不到? 这是我们的业。怎么样消?《地藏经》告诉我们很多消业的方法,其他的我们做不了,我们就念,一天念一部《地藏经》才一个钟头,我们一天分三次念,分四次念,一次念一刻钟,我们少说一些闲话,时间是有的,哪能说没有?一天说闲话的时间,一刻钟、二十分钟都过去了,但等到念经的时候,就说没有时间,这是我们业重福轻。我说这些话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听了确实有利益,这些事跟我们切身很有关系。

我们听经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离苦得乐。我们听了一座、两座、十座、百座,听完了,经归经,自己归我们自己,困难还是困难,痛苦还是痛苦,那就白费了是不是? 完全白费了,现在没有离苦得乐,就要等到将来,现在种这个因,将来果熟了。因为我们前面那个果太猛利,现在它压缩我们,迫使我们的善根一半不能成长,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

我劝大家诵《地藏经》,要一天诵一部《地藏经》。如果没有时间,那么一天诵一品总可以;有时经文很简短,可以诵二品。特别要在十斋日诵经。《地藏经》的修行法门很多,你照着做就可以了。诵经的时候,就是修行;念地藏圣号,就是修行。有些人念经不知道自己是在修行,有些人念佛不知道自己就是在修行,还去找别的修行法门,这就是末法的众生。

在末法中的正法,是指我们闻到法,就去做,这就是正法。对你而言,读诵受持,教化别人,法就不末,你是在行菩萨道;对于不知不觉的人而言,这是末法;听了还毁谤,这不但是末法,还是地狱种子,地狱种子种下了,那就下地狱了。

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中教导我们,一定要善用其心。用得好,罪恶可以变成智能,变成福德;用得不好,福德会变成恶业。现在《地藏经》圆满了,希望大家善用其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供养的三大利益

供养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项目,对于修学来说,主要起到有...

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

问: 人们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应该经过哪几个步骤...

修行从点滴开始

一切众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轮回,连猪猫狗都包括...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林则徐给我们的十个提醒

我们刚刚提到了处事应该有哪些原则,就是要以道义为原...

回向的诀窍

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