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梦参老和尚  2020/0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也有人问过我,他每十斋日都念,甚至于天天都念,不但方圆周围,就连他自己的家庭内好像都不灵似的。他问我,这是什么道理、什么原因呢?

这有两种情形。一者是共业,过去的宿业共业,凑到一块了,业特别重。因为业特别重,靠你读经时的力量是感不动的,因为感不动,业报还是照样现。失火、遭了窃贼、诸种不吉祥事还是会发生,好像念经的效果不大了,这是一种。

二者,念的人心不同故,诵持的人心不一样。就是念完经了,回向时所想的是什么? 现在心不至诚,诵经的力量薄弱,没有力量,因此就看见周围的环境好像转不动。

我们有时候做一件事情,你得先问问自己对这件事情投了多少的毅力,下了多少的功夫、多少的资本?完了才问效果。想要轻而易举的,什么事都不费心,那样你得有特殊的福德、因缘巧合。

在美国,就我所知,在纽约市买乐透奖的有好多,除了得奖的人得到那么多,我看没得奖的人,得到好多呢?我上回讲过一次了,得到比没有得到还着急,这就是业,没有那个福报,没有那个福德,想轻而易举享有是不可能的。

何况我们多生累劫所造的业,想一下子消失,你得付出力量。什么力量呢?就是至诚心,你连至诚心都没有,恐怕效果不大。

还有最基本的信不信,你自己的心在那甩着,一边念着《地藏经》,一边心里想:“可能吗?那怎么可能,不可能啦!”一怀疑,什么都不可能。你自己都不稳当,那怎么可能呢?所以效果不大有很多是这个原因。

也有很多是灵的,为什么灵呢? 他的心猛烈、至诚。一般而言,我们没有什么痛苦逼迫,所以做起这件事来,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可以,我念一念你加持也好,反正不会开悟。有没有得到福报?一定有,但是不一定是在今生。

因为你的心不猛利,心不猛利感应也不猛利,随你的愿望可以转到来生。为什么有的很灵呢,一念就灵?他的心很猛利,并且夹杂着过去的善根成熟了,他一念,求什么就感应。两个人同时修的就不一样,效果不一样。

我们修行要特别注意什么呢?现前的一念心。随时检点你自己的心,看看入道不入道,淫、怒、痴,一点事情就发火,这个效果就不大了。因为在愚痴当中所做的事情效果不太大,必须得有智慧。智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经常明明白白地照料这个心,不要让它放逸了,但是我们一般做不到。

如果你能制止你的心念,后果是没有的,刚一起念,你就制止了。什么叫菩萨?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呢?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其后念不起者,这就是菩萨。

前面起了不好的思想,这个不好的思想包括很多,怀疑心、嗔恨心、嫉妒、障碍心,听到人家说别人好,你心里总是不舒服,总是要大家都说你好才高兴。你很好的朋友、你的弟兄,或者你父母赞叹你哥哥好,爱给你哥哥买东西,你的嫉妒心、嗔恨心全都来了,人人皆有之。

还有,这些思想念头复杂得很,你要是能够在刚一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能制止,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就有修行了。你能够觉察得到,这个念头不合乎佛所要求的,名也好、利也好,除了名利还有很多,所以自己要检点身心。

这个时候你要以这种思想,以这种用心在十斋日念经,才能使你的家庭安定,周围的环境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否则做不到。这就是修行的法门。

能够在十斋日诵经,又能够有至心,那就更好了。诵经的时候心里能够观想,心能够跟经上所说的合了,那么你就是地藏王菩萨了,这部经等于是你说的,这个效果就大了。这个时候你求什么得什么。不过,你求什么得什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要让一切众生成佛,这就是佛心。

如果利益众生、行菩萨道、行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你就是菩萨。反正一天当中我们这个心在十法界不晓得转了好多圈,一下想成佛,一下想利益众生,一下想造业,一下心里很黑暗,想吃的、想穿的、想舒服、想怎么样快乐,这个心念都是罪业。

想完了要去打主意,想办法怎么得到它,所以你一念之间就能造很多的罪,是这样的原因。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

诵此普贤大愿王,五逆重罪速疾消灭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用意幻来供养

佛在经中讲了很多种积累资粮的方法,其中最殊胜、最方...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定业不可转,那信佛又有什么用呢

佛经上讲:定业不可转。你造了业,现在结了果了,不能...

【推荐】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宝筐镜影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达照法师:附体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将其附体情况和附体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等,略加分析如...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

人类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来咀嚼和...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