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2020/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国记》(又称《法显传》、《历游天竺记》等)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法显大师当年西行求法的目的。

公元4世纪,随着西晋的灭亡,几经战乱和王朝更替,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控制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和东晋形成南北分立的局面。随着当时前秦王朝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中国开始出现许多规模庞大的僧团组织。然而那时,来自于印度的佛教戒律缺乏经论支撑,僧众们没有完整的戒律来进行管理和修行。从而也出现了危害僧团的情况。

这时的法显大师时常感慨戒律的缺失,并立下宏誓大愿,想要寻求最完整的佛教律法。因为这关系到圣教是否可以无误扎实地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中国僧团的修行和生活是否可以得到指引、多年战乱中备受疾苦的百姓又是否能获得利益。这样宏大的命题,被这位年老的僧侣毅然决然地体认为是自己一个佛子的重要使命!

公元399年,年过六旬的法显大师,没有思虑自己的年龄和生命的安危,没有畏怯任何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与同修道友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一同离开长安,踏上了漫漫的西行之路。

万里关山无畏行

“本图不果。命也。奈何。”

从出发的那天开始,法显就已经做好了失去性命的准备。但为了能够将完整律藏请入故土,清肃佛门乱象,法显无有丝毫畏惧。

他们从长安出发,穿越群山,途经玉门关,来到白龙堆沙漠。大漠如雪,茫茫一片。“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能以死人枯骨为路标,也只能凭日月判别东西。

法显一行人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跋涉了17个昼夜,1500里路程,终于穿越了白龙堆沙漠,到达西域的第一小国——鄯善(楼兰)。

再之后经过了不甚友好的焉夷国后,他们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了于阗国(和田)。这里是曾经西行求法的高僧朱士行的旅程终点,但是这个佛教兴盛、拥有无数佛教典籍的国家也没有拦住已穿越两个沙漠的六旬老者。

他们选择——继续前进!

葱岭(帕米尔高原,今昆仑山、天山一带)上终年积雪,如果遇到雪崩就一命呜呼。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跋涉,他们成功穿越葱岭。背井离乡三年,他们终于来到了求法的目的地:印度天竺。

其时的天竺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国家。法显越过了佛法东传的起点陀历国,然后要渡过当时极其凶险的印度河向北天竺内部挺进。无桥无舟,河流湍急,两岸陡峭。法显一行拽着悬索过河。这一路凶险艰难之处甚多,乃是汉代通西域的张骞、甘英不曾涉足的。

但北天竺诸国戒律都是口口相传,无记载可寻。于是法显决定继续南行,去南印度寻法。但此时,很多同伴觉得既然已经到了佛国圣地应该可动身返回,或寻觅其他名师求法,最后只剩下了两人相随。

为了达到目标,他们三人必须要第二次翻越雪山——塞费德科山脉。在这个雪山上,他们遇到了骤起的寒风,同行僧侣慧景,因大病初愈,然身体不支,终丧命于此。

法显大师手抚尸身哭泣不已:“本来早有此准备,这是天命,有什么办法呢?”恶劣的环境和同伴的死亡非但没有让他怯懦,反而令他意志更为坚定。

翻越雪山后,终于进入中印度境内。经过一年的跋涉,法显来到了佛祖的故乡迦维罗卫城。本以为这里可以找到戒律经藏,但往昔的盛景也已凋零,颓壁残垣四处可见。怅然若失的法显大师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摩羯陀国的首都巴连弗城,终于在城中大乘寺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佛教律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

禅师们的胆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八岁论师的舍利弗尊者

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

做人的六字诀

一、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问: 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小乘具体有哪些经...

这样回向功德会大得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讨饭的女人,她捡了一枚金币,捡了...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