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静波法师  2020/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我们布施给别人:别人正是需要的,我们来帮助他;我们所恭敬的对象,供养他,那当然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我们积蓄久了,会散;享受的也没有了永恒,比如一千斤谷子把它煮了、吃了,吃完了就没有了。

那么就得把现有的财富,分一份来作为福德的资粮种子,为将来受福种子。比如一千斤谷子,拿一部分种在田里,加上肥料,加上人功,就会有十倍百倍的更多的收入。

佛教徒做佛事的时候,我们让那些做佛事的人,允许他人来随喜他们的佛事功德,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一盏灯,我们的只是一个,我们享用了;再有其它的灯,可以用自己这盏灯,把它们也点亮,岂不是灯灯无尽、功德圆满?这是一个圆满的佛事!

因为我们同世间法的争强好胜是截然不同的内容,更愿意让大家:“大众薰修希胜进”。《楞严咒》前面的偈诵就是这么说的:“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我们为什么不思考这样的内容呢?这是真正的佛法!这是改变我执和自私的工具!所以就会有十倍、百倍的更多的回报;因为慈悲和智慧的资粮,我们才会因之解脱乃至成佛。

这样,如分一份财富去布施,让大家来受益,为佛教、文化、慈善而去使用,就是努力于福报的再生产。

这应该是最好的投资!你投资什么?我们缺什么?缺少感觉、福报。快乐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好,就会快乐、幸福;感觉不好,吃什么好东西也不会快乐!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布施,似乎是损失,而实能引发未来丰满的福报。

比如说,我们把谷子种到地里,谷子没有了,却是化腐朽为神奇;虽然谷子没了,但是谷苗出来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粮”,就是这样,所以我们需要去算大账。

如果总是算小账:“我一粒谷子都不放到地里去,我觉得我们就亏了”,可是你积累那些谷子又当如何呢?不是烂了就是被鸟叼走了,再不就被我们吃掉了,吃了也就完了。所以,布施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其实是占了大便宜的,体现的是:慈悲和智慧!这个账我们很多人是不会算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童子欢喜以花献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天,和比丘们...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会由于迅速转型而隐藏了种种危机,总括来说有以下三...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穷人的故事-学会奉献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

何苦还要恋恋不舍

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

回归无为法,缘聚缘散

在小乘的《俱舍论》中,有三种无为法。大乘的《唯识论...

静波法师: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

站在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与大家一同畅谈佛教在二十一...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是为向前

很多时候,得不偿失,好好想一想;很多小偷,很多损人...

信佛的人是否都比较穷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信基督的好像都比较富,信佛的...

为什么偷盗与赌博会导致来生贫穷的报应

问: 为什么偷盗、赌钱会感到来生贫穷的报应。 答:...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爱护生命就是爱护我们的心

生活各方面对于我们修行的往生大业,都有着不可思议的...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这样发愿

在这世缘当中、在生老病死苦当中,特别在病的当中,那...

多吃红薯有6个好处

甘薯(红薯)的营养价值超乎想象。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营...

宣化上人:畜生法界

畜生好贪,多而无厌; 将黑作白,是非莫辨。 前边所讲...

无信心者佛也不能救度

假如自己没有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