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大安法师  2020/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当中,都要经历爱别离的苦,亲爱的人要离别就会流眼泪,在这个轮转过程当中,跟自己亲人离别之泪,把它加起来超过四大海的波涛。

在轮转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身体死亡的骨头,把它堆起来超过须弥山:“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我们死亡的尸体,把它一具一具摆起来,那整个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摆不下。你说这种事情若不是佛跟我们说,我们哪会知道啊!

所以我们看:“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你说苦不苦啊!

如果不是一向闻到佛的语言,这桩轮回的事情我们凡夫谁能见到?谁能听到?如果今生不是侥幸读到佛经,这种轮回的道理我们怎么能够知觉?庆幸我们得人身,庆幸我们信佛法,能够知道这个理和事。知道理和事怎么办呢?

“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我们知道了经过这么多生死,也知道生死全由贪欲、愚痴所导致。贪欲、愚痴不断,生死轮回不能了断。所以在这里要加以警觉。以前不知道去造业,轮回还有情可原。

现在已经知道了,还像原来一样贪恋五欲六尘,还像原来一样愚痴迷惑颠倒,那就不应该了。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去起惑造业,那只怕万劫千生,就不知道多少时间了,由于今生这一错,没有抓住机会,就永远的错下去了。因为我们得人身很难,得人身就像盲龟值木,得人身的概率非常非常小,但失去人身的概率又非常容易、非常多。

所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什么叫良时?良时就是得到人身,六根完备,又闻到佛法,这就叫“良时”。你碰到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时,你没有抓住这个机缘,它就容易交臂而过。你再要得到这个良缘、良时就很难。

今生大家闻到净土法门,今生若不能往生,意味着什么?那非常可怕,前面讲的地狱、畜生轮转就是我们要去的家,要到那里注册报到,不可能到其他地方去。

你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什么,就知道一定到哪去。所以在这轮转过程当中,三恶道里黑暗冥冥,跟你的家亲眷属别离,以后是长劫可能再难以碰面。你自作自受,到畜生饿鬼地狱得到那样的恶报,你是自因自果,你造了这个因一定自己受这个果。

这里面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样的痛苦也只有自己去担当,就是父子至亲也不可能相代。我们谈到这里,怎么能不惊心动魄,怎么能不胆颤心惊,怎么能不把菩提种子激活出来啊!

“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是故”,就是承上面所描述的生死的种种苦况,是这样的可畏。由于这个因缘,我们当下就应当发出一种心,要断绝生死的长流,要超出爱欲的苦海。

我们轮转的根源就是贪爱,爱是生死根本,由爱就生起了欲望,由欲望就有这个身体。我们投生是什么?就是我们一念的贪爱过来的,才感得这样一个业报的身体。由这个生就有苦,生老病死就一起来了,十二因缘的三世轮回,一个一个的就接连不断了。

爱欲是生死流的根源,所以我们要断爱欲。怎么断?就要有般若智慧的宝剑。所以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观察淫欲如火坑,这样斩断了生死的源头,自然就可以出离爱欲海的苦。

所以无量劫以来莫大的功勋,莫大的功勋是什么?世间的五欲六尘、功名利禄都不是什么功勋。生死是大事,你把生死的这桩事情解决了就是你最大的功勋。今生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大的功勋就看这一世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

怎么在此一举?就是念生死苦,发菩提心。要生死心切,才能够渡过生死的苦海,借助般若的航船,到达涅槃的彼岸。一个生死心切的人,他自然就会远离这种爱欲的诱惑。

对一个死刑犯你可以做个试验:如果看一台戏,唱得非常精彩,这时候你让他端一碗油端在那里,说如果这碗油顶在头上,没有滴下一滴,就给你免除死刑;如果滴下一滴,就要斩你的头。这时候你让他看那些花花绿绿的美女、场景什么的,他只会注意他的油不要滴下来。等到演完了,你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不懂。听到什么?不懂。为什么?他全心贯注在那个油上。

所以自然而然,生死心切的人,对种五欲六尘,他能视而不见,听而不这闻。所以修行为什么生死心不切?我们生死心为什么不切,就是由于我们对前面讨论的东西没有感觉。所以“旷劫殊勋”就在这一生,就在当下发菩提心,念生死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爱惜「伤害」胜过爱惜「利益」

想得到利益,拼命的追求利益;怕受到伤害,处处逃避伤...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善顺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中。当时,佛陀...

出离心是别解脱戒的基础

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在别解脱戒里我们讲...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东林佛号的意义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

怎样发愿才如法

问: 怎样发愿才如法? 济群法师答: 发愿,就是树立...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

如何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呢

什么是慈悲心? 网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慈悲心?如何升起...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