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2019/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邻国自知不敌良马而退散。

国王便想:“当初饲养良马,是为了退怯敌军,现在目的达到了,这批良马已无用武之地,应该物尽其用,挪给其他人做更有效的运用。”

于是国王便下令,将这群良马发配给需要的人。几年来,这批良马都只用于推磨谷物。后来,邻国又来侵扰,当国王下令号召良马来作战时,这批良马因多年来习于推磨,不管再如何鞭策,都只会原地旋转打绕,怎样也不肯再前进。

众生也是如此,想得到解脱,就必须从根本的心念下手,能不贪着五欲,才有解脱的可能。心若耽溺于五欲之乐,遇生死无常大军来袭时,就会被五欲牵绊,无法出离生死轮回,进趣解脱乐果。

即说偈言:

“智慧宜调心,勿令着五欲,

本不调心故,临终生爱恋。

心既不调顺,云何得寂静?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心既不调顺,云何得寂静?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如马不习战,对敌而旋行。”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15(八六)》

省思:

佛陀是调御丈夫,以良马喻心,劝化世人,智慧从调心中求。从心念下手,平时就要觉察、返照,截断五欲轮回之因。心若耽著于五欲之乐,就像精锐的良马,会被五欲推磨所囚系,恒于生死轮回当中盘旋,永无出离之期。但心若能时时提起觉性,坚住正念以降伏五欲之乐,就如训练有素的良马,随时随处都能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魔军,成就菩提解脱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天,法慧大师和两位弟子在经堂里诵经之后,稍事休息...

宣化上人:善恶不离一念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穷人的故事-学会奉献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心

众生以各自的业力而显现不同的生命形态,佛经上说,有...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