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净界法师  2020/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有?怎么知道?我遇到同样的环境,我没有想要再造第二次的念头,心若灭时,你这个业就不可能得果报,因为业后面那个动力,那个马达被关掉了,这个业就变成什么?唯识学上说不增长业,你只要不刺激它,它不可能得果报。

它业种还在,但是它这个种子已经枯黄了,它没有生长功能了,业要得果报一定要不断的造作,今天做,明天做,要增长,要增长这个业才有力,才有气势。

所以,忏悔所对治的业在唯识学上说,我曾经造了杀盗淫妄,但是我真实地忏悔了,我从今以后也没有再起现行,这个业也没有消掉哦,它潜伏在阿赖耶识的大海的深处的某一个角落,你只要不要再刺激它,它没有得果报的力量。那么这个业等到成佛,等到成就初地菩萨再来处理它,带业往生就是这样,带业种,不能带现行。

你不能再起现行了,这个业只要还有现行的滋润,只要你还在造现行的业,这个业就不能带。我们讲带业往生,只带业种,不带现行,如果你现在还在造一个罪业,这临终会障碍。

所以,持戒是很重要,因为你这个业已经不造了,变成业种,叫不增长业,可以带,但是这个业你还在造,那你临终你要小心了,你临终是两种力量:一个是念佛的力量,一个是造业的力量,可能造业的势力会强过你往生的势力,因为它是你习惯动作,它是你熟境界啊。

所以我们往生的人,除了持戒以外,要忏悔,就是让你的业要经过你的忏悔后,那个私心所要断掉,你断相续心。舍利佛尊者他就是断了相续心了,他本来是一个毒蛇的一个思考模式,悭贪,不舍,又贪爱执着,后来转成一个布施的心、慈善的心,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生命可以改变的理由。

所以,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就是你一念的思想在流转,你这个色身,它只是一个果报而已,就像一个房子而已,你用完就丢了,房子里面那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房子坏了以后,那个人又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那个人不调整,就没有救了,你的思想,如果你的思想不改变,你的生命就历史不断的重演。

如果你今生贫穷,你来生还是贫穷;如果你今生丑陋,你来生还是丑陋,因为你的思想没有变,所以它的业感没有改变,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想要成佛,当我们想要往生的时候,我们开始知道要从我们的思想改变了,因为它主导,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它是一个主导者,其它的业力只是一个枝末而已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命运是可以改的

虽然我们自己的妄想,习气,情念,迷信,权力,业力,...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宣化上人:学佛法要拿出真心

学佛法要拿出真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

这种人最终是不会富裕的

一般来讲,从事杀生的人每次的收入都很多,但这些人最...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十法界

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地藏十轮经》上说,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